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绕长松一涧分。
潭影青移行处岫,岚光白散望中云。
猿公吟树应思侣,鹿女衔花不乱群。
常羡山僧专胜概,水声林下百无闻。
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绕长松一涧分。
潭影青移行处岫,岚光白散望中云。
猿公吟树应思侣,鹿女衔花不乱群。
常羡山僧专胜概,水声林下百无闻。
这首元代张翥的《天竺山中访项可立不遇》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景象。首句“葛洪川畔千年寺”,点明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位于葛洪川边,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韵味。接下来的“路绕长松一涧分”描绘了山路蜿蜒,夹道是参天的松树,一条山涧从中流过,环境清幽。
“潭影青移行处岫,岚光白散望中云”两句,通过潭水倒映着山峦,青色随行者移动,而山间的雾气在阳光下散开如白云,展现了山中光影变幻的动态美。诗人运用色彩和光线的变化,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猿公吟树应思侣,鹿女衔花不乱群”借用了山中动物的意象,猿猴在树上哀鸣似在思念同伴,鹿女衔花则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宁静,没有人间的纷扰。这两句寓言式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的静谧与禅意。
最后,“常羡山僧专胜概,水声林下百无闻”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羡慕山僧能够享受这份远离尘世的清净,只有水声和林木声相伴,没有世俗的喧嚣。整首诗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和追求。
帘影移香,池痕浸渌,重到藏春朱户。
小立墙阴,犹认旧题诗句。
记西园、扑蝶归来,又南浦、片帆初去。
料如今、尘满窗纱,佳期回首碧云暮。
华年浑似流水,还怕啼鹃催老,乱莺无主。
一样东风,吹送两边愁绪。
正画栏、红药飘残,是前度、玉人凭处。
剩空庭、烟草凄迷,黄昏吹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