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蜻蜓》
《蜻蜓》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

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tíng
sòng / wáng

qīngxiāojiǎnchìyuēqiūshuāngdiǎnshuǐfēiliàntáng

chènyóufēngguòqiángliánshíbǎihuāxiāng

注释
轻绡:形容极薄的丝织物,比喻女子的柔美。
秋霜:秋天的霜,象征冷清或坚韧。
点水:蜻蜓点水,形容动作轻盈。
恋野塘:对野外池塘的深深喜爱。
游蜂:四处飞舞的蜜蜂。
过墙去:越过围墙,暗示自由或探索。
可怜:此处表示惋惜,不知。
百花香:各种花的香气,象征丰富的生活和美好。
翻译
她像轻轻的薄纱翅膀裹着秋霜
在水面低低飞翔,依恋野外的池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蜻蜓以其特有的形态和行为成为画面的主角。诗人通过对蜻蜓轻盈剪裁之翅、点水低飞之情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中小生物的生存状态。

"轻绡剪翅约秋霜"一句,以精美的笔触描写蜻蜓透明而纤薄的翅膀,如同被秋天的微凉所沁湿。翅膀不仅是蜻蜓飞行的工具,也是诗人捕捉自然之美的焦点。

"点水低飞恋野塘"则表达了蜻蜓对水边环境的情有独钟,它们在水面上下穿梭,仿佛与这片生长的土壤有着不解之缘。这里的“恋”字,不仅形容了蜻蜓对野塘的依恋,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忽趁游蜂过墙去"一句,蜻蜓与蜂在这画面中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蜂飞越墙头,无疑是对自由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渴望,而蜻蜓则似乎更加沉醉于眼前的世界。

"可怜不识百花香"这一句,诗人通过蜻蜓对花香的无感,表达了一种既可惜又理解的情怀。蜻蜓可能没有能力去欣赏或了解周围环境中所有花朵的芬芳,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整首诗通过蜻蜓这一小生命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生存智慧和生动景象,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大自然之美、生灵之感知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一

鸦墨鸳茸暗小窗。栀花时递淡中香。

何须华屋艳红妆。

栊月凉筛金琐碎,床琴清写玉丁当。

风车闲倚在回廊。

(0)

言怀·其九

马蹄赤日走红尘,汗湿林宗折角巾。

输与夷山班博士,深衣脱却作闲人。

(0)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其四

西山门下士,杂袭如鱼鳞。

惟我与子文,受爱异他人。

送我长沙序,言言足书绅。

赠君樵川诗,字字示宠珍。

潜斋养正堂,两记尤谆谆。

为君说太玄,藏心养灵根。

为我演蒙颐,山立静澄神。

先生爱吾徒,不啻子弟亲。

将何报此德,相与玉其身。

(0)

自为观照总持辞

事往终空,如云如风。事来不绝,如日如月。

摄念神凝,久习而成。触境情起,即时而止。

不可殚言,自当求理。

(0)

鹊桥仙.贺生双子

银河星汉,夜凉如洗。要轩豁、君家庆瑞。

果闻两两获骊珠,天付与、精神秋水。

好是今朝,同逢盛事。无限欢欢喜喜。

他年二陆看成名,方表得、此时双美。

(0)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