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往终空,如云如风。事来不绝,如日如月。
摄念神凝,久习而成。触境情起,即时而止。
不可殚言,自当求理。
事往终空,如云如风。事来不绝,如日如月。
摄念神凝,久习而成。触境情起,即时而止。
不可殚言,自当求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迥的作品,展现了禅宗对心性的修炼和顿悟之道。诗中“事往终空,如云如风”表达了一切世间万象都是虚幻不实的,犹如云烟般易散、风一样无形。这是对世间事物的一个超然态度。
接着,“事来不绝,如日如月”则描绘了事物不断变化、接连发生的情景,好似日夜更替、月相轮回。这里强调的是宇宙万象的不断流转和生生不息。
“摄念神凝,久习而成”表明修行者必须收摄心念,使精神内敛聚焦,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禅宗讲求即心即性的直指,此句正是强调此种修炼之法。
“触境情起,即时而止”则是在说当遇到外界事物触动情绪时,应立即停止这些杂念的产生,这也体现了禅宗对于心灵控制和静定境界的追求。
最后,“不可殚言,自当求理”意味着有些道理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寻找和理解生命的真谛。这也是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万象与心灵修炼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作者对于禅学中“空性”、“即心即性的顿悟”等概念的深刻理解。
丝瓜生而蔓,蔓缘棚着花。
棚成蔓斯衍,蔓远实转加。
松桧喜岩峻,蘋萍乐卑洼。
巢禽与穴蚁,各自宁其家。
东亭富阑楯,岂乏援与笆。
先生太古心,夙昔厌纷奢。
故将丘园景,点缀幢节衙。
缚苇架樗柳,连棚成咄嗟。
棚材有欹直,瓜蔓从猗斜。
坐看花叶重,纷如瑜掩瑕。
朝章重绮绘,野服便葛麻。
潭潭春卿居,钜丽兼清华。
高甍绿槐覆,琐户红帘遮。
中间忽着此,岂不心境遐。
看花金钱大,食实冰蛹嘉。
嫌名幸毋讳,去垢终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