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忍饥穷即圣贤,松心玉质未贞坚。
苦无知己庸何憾,断不逢人便乞怜。
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
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惯忍饥穷即圣贤,松心玉质未贞坚。
苦无知己庸何憾,断不逢人便乞怜。
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
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到元初期诗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寂寞中独自沉思的意境。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知己难寻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困顿时的无奈。
"惯忍饥穷即圣贤" 这一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即便在逆境中保持高洁的品质也被视为圣贤之举。"松心玉质未贞坚" 则表达了对自己的修养不够坚定,像是松木和玉石尚未达到纯净无暇的境界。
"苦无知己庸何憾" 这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找不到知音的悲哀。"断不逢人便乞怜" 则是表达了即使在孤独中,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接下来的"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两句,用龟鹤比喻长寿,却也难免一死,星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固定,不会改变。这里诗人可能在感慨生命无常,即使是天上的星辰,也有其运行规律。
最后两句"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诗中的情思,感到时光易逝,不经意间已是白发满头,对过去美好的时光无法挽留的遗憾。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方回在困顿中坚守品格、对友情的渴望以及面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他的文字简练却深刻,透露出一位生活中的知识分子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世界的强烈需求。
江南小儿不识愁,新月指作白银钩。
家人见月更欢喜,卷帘唤我登高楼。
三年留滞京华里,滚滚黄尘马头起。
一番见月一番愁,归心夜逐东流水。
在家不厌贱与贫,出门满眼多故人。
谁念天涯远游客,只有新月能相亲。
嵩岳云峰近,高居水竹幽。
筑堂依别墅,甃石带芳沟。
翠荇含风弱,红蕖著雨柔。
菱歌花外发,兰桨月中游。
卷幔红云乱,开尊碧露浮。
使君曾弭节,持斧照南州。
绿野池台暮,平泉草树秋。
吾宗多秀发,公子独清修。
屡接何蕃武,长怀贾谊忧。
拾萤供夜读,走马散春愁。
朋友频相过,琴觞每唱酬。
籍通青琐贵,文擅省闱优。
归思劳清梦,高情忆故丘。
卜邻端有约,岁晚共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