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舟乘流上,日行不百里。
春冰已到海,鱼龙未出水。
地涸泉脉细,天黄尘霾起。
清波间长洲,盘桓进复止。
岂徒旅色愠,三农未有喜。
青青垄亩麦,沙砾压欲死。
苍天亦何意,不复闵赤子。
科徭岂宜缓,公事聚如蚁。
无雪蝗已兆,鲜雨旱恐继。
纵多良有司,焉能救疮癠。
臣愿告九阍,旁求到胥靡。
甘霖遍海内,新绿生地底。
吾当沽浊酒,兼欲致双鲤。
浩歌下长川,痛饮济州市。
牵舟乘流上,日行不百里。
春冰已到海,鱼龙未出水。
地涸泉脉细,天黄尘霾起。
清波间长洲,盘桓进复止。
岂徒旅色愠,三农未有喜。
青青垄亩麦,沙砾压欲死。
苍天亦何意,不复闵赤子。
科徭岂宜缓,公事聚如蚁。
无雪蝗已兆,鲜雨旱恐继。
纵多良有司,焉能救疮癠。
臣愿告九阍,旁求到胥靡。
甘霖遍海内,新绿生地底。
吾当沽浊酒,兼欲致双鲤。
浩歌下长川,痛饮济州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开篇“牵舟乘流上,日行不百里”以舟行缓慢喻社会进步之迟缓,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感慨。接着,“春冰已到海,鱼龙未出水”,以自然景象隐喻社会矛盾的深重与复杂,暗示变革之难。
“地涸泉脉细,天黄尘霾起”描绘了社会环境的恶劣,象征着民不聊生的状况。“清波间长洲,盘桓进复止”则表达了改革之路的艰难与反复。诗人通过“岂徒旅色愠,三农未有喜”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青青垄亩麦,沙砾压欲死”形象地描绘了农业生产受阻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困境。“苍天亦何意,不复闵赤子”表达了对上天不公的质疑,以及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科徭岂宜缓,公事聚如蚁”揭示了官僚机构的繁冗与效率低下,进一步展现了社会管理的弊端。
“无雪蝗已兆,鲜雨旱恐继”预示了自然灾害的威胁,进一步凸显了社会面临的多重危机。“纵多良有司,焉能救疮癠”表达了对现有官员能力的质疑,以及对社会问题解决途径的思考。“臣愿告九阍,旁求到胥靡”表达了诗人希望向上反映问题,寻求基层百姓意见的愿望。“甘霖遍海内,新绿生地底”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变革与新生的渴望。“吾当沽浊酒,兼欲致双鲤”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怀有乐观与希望。“浩歌下长川,痛饮济州市”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种种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正义与公平的追求,以及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