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事杂感四首·其三》
《时事杂感四首·其三》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旧君何地得偏安,寥落词臣胆未寒。

文母早为新腊死,少卿得当报恩难。

青蛇见座经三载,白虎谈经念百官。

今日人纲沦没尽,更凭谁挽倒狂澜。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时事杂感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时局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旧君何地得偏安”,以“旧君”指代已逝去的统治者或理想中的秩序,感叹在动荡的时代中,这种理想状态难以维持,暗示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接着,“寥落词臣胆未寒”一句,将诗人自己比作“词臣”,虽身处乱世,但内心仍充满激情与不屈,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母早为新腊死,少卿得当报恩难”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表达对当前局势的担忧。文母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贤妻良母形象,新腊死可能暗喻新秩序的短暂与脆弱;少卿则可能指代忠诚的臣子,报恩难则反映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忠诚与报答的困难。

“青蛇见座经三载,白虎谈经念百官”两句,继续通过象征手法描绘时局的严峻。青蛇和白虎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常被用于象征邪恶或权力。此处可能暗指政治斗争或社会矛盾的长期存在,以及对广大官员的深切关怀。

最后,“今日人纲沦没尽,更凭谁挽倒狂澜”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道德沦丧、秩序崩溃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诗人呼吁谁能站出来,扭转这混乱的局面,充满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的责任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草堂同爨呈稚春

云锦堂前花作堆,寻幽养静属吾侪。

高高下下黄柑树,曲曲斜斜碧草阶。

数点远山如越县,一条寒水似秦淮。

庞公父子能留客,我亦三年忘客怀。

(0)

奉送范宰秩满还东阳

语违今几日,犹更上层峦。

情自缘君子,吾非送长官。

冲寒去程远,惜别赋诗难。

政拙为遗爱,留将识者看。

(0)

寄裴云山

南山高且深,竹深带流水。

先生庐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发覆两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体诗,名满四海耳。

时以诗名家,亦来质疑似。

我本浪得名,长挂春风齿。

乃识先生心,非非还是是。

(0)

悬钟石

不今不古不朝昏,只与南山伴白云。

我既无声亦无臭,众生当以不闻闻。

(0)

杜鹃花

轻剪梢头薄薄罗,子规湔血恨难磨。

园林莫道香飞尽,嫩绿枝头不用多。

(0)

山家

万木回环八九家,挑藤去去路攲斜。

无端杜宇催春急,叶落山头踯躅花。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