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以桓伊的笛曲引发情感抒发,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谁作桓伊三弄",借用桓伊吹奏《梅花三弄》的典故,暗示友人离去带来的伤感。"惊破绿窗幽梦",写出主人公在梦中被音乐惊醒,反映出离别的突然和内心的不平静。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通过新月和愁烟的意象,渲染出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尽愁绪。"欲去又还不去",描绘了离别时的犹豫和不舍,"明日落花飞絮"则预示着春逝和离别的双重失落。
最后两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以飘零的飞絮和流水象征离别,寓言友人的远行如同流水般无法挽留,而飞絮则如词人的思绪随行舟而去,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无尽牵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词风中的豪放与细腻。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