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年轻时期就开始踏上了追求学问和事业的道路,十五岁便西行入秦地,显示出其志存高远。然而,到了三十岁却仍旧一无所有,只能四处漂泊成为流离之人。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难以安身的现实。
“时命不将明主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遇到明君共济时艰的无奈与感慨。在那个时代,没有得到英明君主赏识与提拔,是许多有志之士共同的困境。最后,“布衣空惹洛阳尘”则是诗人对自己平凡的着装和身份,以及在繁华都市洛阳城中所激起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折射出时代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股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