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
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展示了诗人在官职清净的庭院中,能够不为琐事所扰,随时享受片刻的悠闲。
接着"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白鹭栖息于野水之旁,房舍依水而建;城市以外是平坦的丛林,而丛林之外则是连绵的山峦。这一系列景象构成了一个和谐、自在的生态环境。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诗中的人物活动也十分质朴。偶尔遇见路过之人,回头望去,却发现诗人已站在亭子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融入。
最后"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表达了一种豁然的生活哲学。黄昏时分,蟋蟀鸣叫似乎在催促归去,但诗人不急于离开,他宁愿等待夜晚的凉风和初升的月亮,那时天气才会变得凉爽宜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情怀。
并梅兄,双蝶子,烟缕衫轻。凤凰钗、缭绕香云。
淡梳妆,□得恁,雪腻酥匀。
揉春捻就,更是他、花与精神。
黛尖低、桃萼破,微笑轻颦。早做成、役梦劳魂。
好风前,佳月下,莫忘行人。
扁舟去也,没个事、多样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