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热登多稼亭二首·其二》
《苦热登多稼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

(0)
注释
吏散:官员散去。
悄然:安静无声。
休日:休息日。
偷闲:找时间放松。
鸥边:水边鸥鸟。
野水:野外的水。
屋:房屋。
城外:城池之外。
行人:路人。
回首:回头看。
老子:我(古人的自称)。
亭间:亭子里。
暮蝉:傍晚的蝉。
催归:催促回家。
急:急切。
凉生:凉意降临。
月半环:月亮升至半圆。
翻译
官员散去,庭院空寂,此时格外宁静,无需等到休息日才能偷得片刻悠闲。
水边有鸥鸟飞翔,屋舍隐于水畔,城外的树林延伸到远处,山峦依稀可见。
偶尔看见路人回头张望,也看见我在亭中站立。
傍晚的蝉鸣声声催促归家,只因它们期待着月上半轮,带来一丝清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展示了诗人在官职清净的庭院中,能够不为琐事所扰,随时享受片刻的悠闲。

接着"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白鹭栖息于野水之旁,房舍依水而建;城市以外是平坦的丛林,而丛林之外则是连绵的山峦。这一系列景象构成了一个和谐、自在的生态环境。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诗中的人物活动也十分质朴。偶尔遇见路过之人,回头望去,却发现诗人已站在亭子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融入。

最后"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表达了一种豁然的生活哲学。黄昏时分,蟋蟀鸣叫似乎在催促归去,但诗人不急于离开,他宁愿等待夜晚的凉风和初升的月亮,那时天气才会变得凉爽宜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于飞乐·其三别筵赠歌妓姊妹

并梅兄,双蝶子,烟缕衫轻。凤凰钗、缭绕香云。

淡梳妆,□得恁,雪腻酥匀。

揉春捻就,更是他、花与精神。

黛尖低、桃萼破,微笑轻颦。早做成、役梦劳魂。

好风前,佳月下,莫忘行人。

扁舟去也,没个事、多样离情。

(0)

代人和御制上巳锡宴诗·其一

赐禊追三日,闻莺啭万年。

恩深重湛露,气暖入非烟。

睿作端知圣,清尊不翅贤。

眼明惊既醉,奎彩下云天。

(0)

渔父辞·其二

呼儿买米得新粳,渔村且喜见秋成。

今朝尝新莫草草,好钓鲈鱼来煮羹。

(0)

渔父辞·其七

溪桥竹边有酒沽,携鱼换酒满葫芦。

篷头月上不觉醉,自卷芦叶吹呜呜。

(0)

悼亡·其二

客中自有未招魂,剪纸空教夜祭门。

万一相逢今夜梦,恨多应是两忘言。

(0)

画堂春

华灯收尽雪初残。踏青还尔游盘。

落梅强半已飞翻。刬地春寒。

多病故人日远,几时双燕来还。可怜楼上一凭栏。

不见长安。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