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嗟何时,长衔杯捲愁!
节旄看尽落,斧鬣悔迟谋。
燕去巢应改,乌号屋仅留。
在堂有委蜕,无计剪青楸!
廿载嗟何时,长衔杯捲愁!
节旄看尽落,斧鬣悔迟谋。
燕去巢应改,乌号屋仅留。
在堂有委蜕,无计剪青楸!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追慕二首(其二)》。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已有二十年,内心充满愁绪,如同长年饮酒以排遣。他反思过去的军事决策,认为节旄(军旗)已残破,后悔未能早作决断。燕子离去,巢穴或许已非昔比,乌鸦哀鸣,寓示着故居的荒凉。诗人提及家中长辈的遗骸,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却无法亲手修剪青楸(一种树),以寄托哀思。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亡者的哀悼,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悔恨。
露浓霞淡,说是严冬尚早。
迷离一望丹枫,无复青青芳草。
伴我秋容寂寂,野服疏疏,漫道风光好。
孤帆悄,回首凤城春老。
人生如寄,怎得常年少,金尊倒。
剑光锈涩,雄心濩落,望中残照,时被浮云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