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云半壁倚中流,天劈东南形胜收。
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
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
割云半壁倚中流,天劈东南形胜收。
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
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煌言与定西侯一同登临金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长江天险和东南形胜的雄浑气象。首句"割云半壁倚中流"形象地刻画了金山如刀削般陡峭,直插江心,仿佛将天空割裂。"天劈东南形胜收"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景观的壮观。
接下来两句"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运用比喻,"铁瓮"形容坚固的城池,"潮函"则暗示潮水涌动,"飞鹫岭"和"牙樯影撼"描绘了船只穿梭江面的生动画面。"浴龙洲"则寓含了江水激荡的动态美。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通过想象历史上的战鼓声和今日的军旗飘扬,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当前军事部署的庄重气氛。
最后两句"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以近在咫尺的金陵(南京)象征明朝的王气,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亡者的追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具有鲜明的边塞诗风格。
梧城六月漓江涨,有客乘舸溯流上。
邮亭过语汗浃衣,细雨蛮烟共惆怅。
仕当河洛家秦关,乃自西北来东南。
直道动与世情迕,霜蹄暂蹶中何惭。
前年谪来余吏部,君今复践琼台路。
胡为海上一丹丘,连屈双贤踵高步。
鲸波浩溔乾坤浮,坡翁曾此跨鹤游。
飘飘仙驭不可絷,江山遗迹留千秋。
明珠在渊光闪烁,松筠不共凡英落。
圣主怜才意未央,赐环今下经纶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