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澧阳道中见兰有感而作》
《澧阳道中见兰有感而作》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古风

驱车道涔阳,极望萧艾绿。

微风起道傍,吹幰送清馥。

穿林竞披寻,猗兰在幽谷。

翠叶泛寒飙,素华映晨旭。

群莸苦蔽翳,悴憔抱幽独。

幸兹臭味同,相依有秋菊。

洛人爱牡丹,楚客重薋菉。

谁能怜国香,过者竞驱毂。

感彼尼父叹,凄然泪盈掬。

聊为剪荒榛,毋令肆侵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澧阳道上,偶遇兰花的情景。首句“驱车道涔阳,极望萧艾绿”展现了一幅开阔的景象,诗人驾车前行,远眺只见一片苍翠的萧艾之色。接着,“微风起道傍,吹幰送清馥”描绘了微风吹过路边,带来阵阵清新的花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穿林竞披寻,猗兰在幽谷”则点出了诗人的行动,他穿过树林,寻找那隐藏在幽谷中的兰花。接下来的几句“翠叶泛寒飙,素华映晨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在寒风中摇曳,晨光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兰花的翠绿叶片在寒风中轻轻摇动,洁白的花朵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然而,诗人在赞美兰花的同时,也提到了其他植物的处境。“群莸苦蔽翳,悴憔抱幽独”,这里以莸(臭草)比喻那些被忽视或不被欣赏的事物,它们在幽暗中孤独地生长,与兰花形成鲜明对比。但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表达了对这些被忽视事物的同情和理解:“幸兹臭味同,相依有秋菊。”他意识到,虽然这些事物可能不被世人所重视,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就像兰花与秋菊一样,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能相互陪伴。

最后,诗人通过“洛人爱牡丹,楚客重薋菉”这句话,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牡丹和薋菉分别代表了当时人们所喜爱的花卉,而诗人却在其中发现了兰花的珍贵之处。他感叹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局限于表面,而忽视了那些真正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

“谁能怜国香,过者竞驱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即在繁华与喧嚣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到那些默默无闻却拥有独特魅力的事物。最后,“感彼尼父叹,凄然泪盈掬”引用孔子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聊为剪荒榛,毋令肆侵渎”则是诗人的决心,他决定亲自去清除那些阻碍兰花生长的杂草,保护这片纯净之地,不让它受到破坏。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之美,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在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集句联

珠角擅奇,山庭表德;天球并价,日观同光。

(0)

题某卖饧孝子联

曾谓当日我公遂以是为孝乎;

足愧千秋人子而并不能养者。

(0)

挽彭玉麟联

万里乾坤一草亭,杯引兴来长,翠竹黄花常醉我;

卌年身世双蓬鬓,功成归去远,岳云湘水永思公。

(0)

挽张百熙联

极儒生稽古之荣,回首趋庭,自谓尚惭家学;

视中国维新所急,苦心通变,受知尤在易名。

(0)

挽张之洞联

劝学有良规,北斗泰山,此去殊辜都士望;

饰终多异数,青天白日,九重实鉴老臣心。

(0)

80自寿联

八旬举案夫偕妇;四世同堂子抱孙。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