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燕来时,吾儿欢笑牵我衣。
口诵差池颉颃句,婆娑庭下看双飞。
今年燕复至,吾儿嗟已逝。
梁间空听燕呢喃,不见儿来堂下戏。
燕兮秋去春复来,吾儿一去再不回。
沉思弱质今何在,芳草寒烟翠作堆。
草色青更青,我心苦复苦。
不独闻猿堪断肠,见燕伤心泪如雨。
去年燕来时,吾儿欢笑牵我衣。
口诵差池颉颃句,婆娑庭下看双飞。
今年燕复至,吾儿嗟已逝。
梁间空听燕呢喃,不见儿来堂下戏。
燕兮秋去春复来,吾儿一去再不回。
沉思弱质今何在,芳草寒烟翠作堆。
草色青更青,我心苦复苦。
不独闻猿堪断肠,见燕伤心泪如雨。
这首诗名为《见燕忆儿来凤》,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诗中以燕子的来去,触发了对失去孩子的哀思。
首句“去年燕来时,吾儿欢笑牵我衣”,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去年燕子归巢时,诗人与孩子一同欢笑,孩子拉着诗人的衣角,充满了童真与亲情。次句“口诵差池颉颃句,婆娑庭下看双飞”,进一步描述了孩子与燕子共舞的情景,洋溢着生活的乐趣和和谐。
然而,转折出现在“今年燕复至,吾儿嗟已逝”。燕子再次归来,却不见了孩子的身影,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接着,“梁间空听燕呢喃,不见儿来堂下戏”两句,通过燕子的呢喃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孩子曾经的欢笑声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回响。
“燕兮秋去春复来,吾儿一去再不回”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孩子的深切怀念。最后,“沉思弱质今何在,芳草寒烟翠作堆”一句,诗人深思孩子如今的境遇,仿佛孩子化作了那寒烟中的芳草,虽生机勃勃,却也透露出一种凄凉之感。
“草色青更青,我心苦复苦”,诗人以自然界的青草象征生命的延续,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无尽的痛苦。结尾“不独闻猿堪断肠,见燕伤心泪如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因为听到猿猴的哀鸣而心痛欲绝,看到燕子的归来更是泪水如雨,难以自抑。
整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孩子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细腻,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玉音褒先德,华扁侈上恩。
揭之君子堂,瞻仰无朝昏。
我闻先大夫,德善夙所敦。
积累既云厚,衍庆遗后昆。
卓哉人中英,擢第登黄门。
献纳著劳绩,进秩参名藩。
政成帝简知,封制出天阍。
荣恩不及养,此恨那可论。
羹墙见形容,水木思本源。
流泽不可忘,扁此示子孙。
子孙亦知感,孝养隆所尊。
题诗表世美,声光耀乾坤。
碧峰老师八十馀,松姿鹤骨清且臞。
春来自负足轻健,徒步访我新楼居。
忆昔我师年正少,诏选来宗法王教。
法王返旆向西天,北上京师觐天表。
大斋修建沐恩辉,给牒复许江南归。
归来默坐守空寂,深隐禅关依翠微。
久向山中厉清苦,双舄何曾入城府。
念我如乘雪夜船,逸兴翩翩孰能阻。
感师意气真古人,平生交契老益亲。
年华迅速四十载,愧我踪迹犹红尘。
我昔归休乐泉石,曾向山中候巾舄。
只今复握南省章,路阻云峰隔秋碧。
师精易道妙入玄,神机深得一行传。
吉凶悔吝掌中见,谈锋落口锵流泉。
坐倚南窗话情旧,洗尽胸中尘土垢。
虽无清供出伊蒲,喜有名言破孤陋。
兴阑别我还碧峰,手内却嫌扶短筇。
出门一笑不返顾,飘飘两袖扬春风。
腊高逾八今望九,知与须弥同不朽。
待我来携一瓣香,敬祝我师千岁寿。
《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明·倪谦】碧峰老师八十馀,松姿鹤骨清且臞。春来自负足轻健,徒步访我新楼居。忆昔我师年正少,诏选来宗法王教。法王返旆向西天,北上京师觐天表。大斋修建沐恩辉,给牒复许江南归。归来默坐守空寂,深隐禅关依翠微。久向山中厉清苦,双舄何曾入城府。念我如乘雪夜船,逸兴翩翩孰能阻。感师意气真古人,平生交契老益亲。年华迅速四十载,愧我踪迹犹红尘。我昔归休乐泉石,曾向山中候巾舄。只今复握南省章,路阻云峰隔秋碧。师精易道妙入玄,神机深得一行传。吉凶悔吝掌中见,谈锋落口锵流泉。坐倚南窗话情旧,洗尽胸中尘土垢。虽无清供出伊蒲,喜有名言破孤陋。兴阑别我还碧峰,手内却嫌扶短筇。出门一笑不返顾,飘飘两袖扬春风。腊高逾八今望九,知与须弥同不朽。待我来携一瓣香,敬祝我师千岁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469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