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相如》
《寄李相如》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李公十六生虬须,虎头豹眼长身躯。

诸生籍中弄文笔,姓名已自闻江湖。

五花大马黄金络,终日邀人讲兵略。

平原不算是贤豪,季生未许矜然诺。

上书自献城南田,卖作军门犒士钱。

宝刀屡试濡缕血,乌府连分节钺权。

独当一队江南北,入对君王每前席。

边头老将避锋芒,白面儒官论资格。

与君失志复淹留,对卧飞云百尺楼。

狂歌大叫取一醉,凤观虎视轻王侯。

堂前侠客千人食,盎底屡空曾不识。

千金初制鹔鹴裘,脱手赠人无吝色。

我时弱冠君及壮,置身自许云台上。

而今丝发生满头,地北天南一相望。

燕山作客近何如,落拓柴门久阙书。

闻道长斋习禅寂,那能不饮送居诸。

(0)
鉴赏

此诗《寄李相如》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李公的英雄人物形象。李公年仅十六岁便已长出虬须,虎头豹眼,身材高大,显示出非凡的气度。他不仅在文笔上才华横溢,名声远播江湖,还拥有一匹五花大马,常与人谈论军事策略,显露出其对军事的深厚兴趣和才能。

李公虽未被平原视为贤豪,但季生却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值得信赖。他主动向朝廷献上城南的田产,所得收入用于军需,显示了其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他多次使用宝刀,斩杀敌人,获得了乌府的信任,被授予节钺之权,成为一方之主。在战场上,他独自率领队伍,勇猛无敌,深得君王赏识,每次进见都备受重视。面对边疆的老将,他以智取胜;对于白面儒官,他则以其资格论断。

然而,李公与诗人的志向不同,两人因故分别,只能在百尺高楼对卧,共度时光。他们饮酒高歌,放声大叫,以示对王侯的不屑。诗人描述了李公的奢华生活,堂前有千人享用美食,盎底虽空,但他从不吝啬。李公曾制作鹔鹴裘,慷慨赠予他人,表现了他的慷慨大方。

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与李公的年轻岁月,那时他们意气风发,自许为云台上的英雄。如今,岁月流逝,两人都已白发苍苍,各自在天南地北,相望而不能相见。诗人询问李公在燕山作客的情况,得知他近来生活落拓,久无书籍相伴。听说李公已转而修习禅定,过着长斋的生活,不禁感叹,即使如此,也不能不饮酒以送别友人。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李公的英勇与豪迈,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感慨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背景下,英雄与文人的不同选择和命运。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点绛唇

洞户深沈,起来闲绕回廊转。凤箫声远。

小院杨花满。旧曲重寻,移遍秦筝雁。芳心乱。

栏干凭暖。目向天涯断。

(0)

水龙吟·其二

岭梅香雪飘零尽,繁杏枝头犹未。

小桃一种,妖娆偏占,春工用意。

微喷丹砂,半含朝露,粉墙低倚。

似谁家丱女,娇痴怨别,空凝睇、东风里。

好是佳人半醉。近横波、一枝争媚。

元都观里,武陵溪上,空随流水。

惆怅如红雨,风不定、五更天气。

念当年门里,如今陌上,洒离人泪。

(0)

题琦公赞光堂

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

道人觉物者,明明岂自藏。

奈何一世中,暝醉不我臧。

收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

问之默不语,诗成兰蕙香。

山中多卉木,有待而芬芳。

自怜年少时,彻今昼公行。

虚空流水远,天外有鸾凰。

白发此种种,红尘谁茫茫。

嵩少今卜筑,因之归兴长。

(0)

感事诗寄韩侍郎

去年过却京尘里,今日无烦叹白头。

且喜归来收客梦,何妨无酒破春愁。

閒鸣庭树鸟声乐,远使疏泉山影浮。

晚得花开逢岁闰,可容结侣到丹丘。

(0)

感事·其一

我有清时略,白头病在床。

必须诛国贼,先要射天狼。

割据江山旧,艰难日月长。

百花寒未发,朱帝恨茫茫。

(0)

岁暮闻武泰节使将归金陵

岁暮江头凫雁身,悠悠心事竟谁亲。

久能收拾内朝仆,始作生疏外道人。

欲问江吴借风色,恐于河伯废精神。

王孙旌节归来好,莫使王孙恨更新。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