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林凉月映更初,高枕虚窗玩易馀。
老去倦为湖海客,年深幸托竹松居。
知几渐觉工夫密,安分宁论活计疏。
企仰圣谟频浩叹,襟期何日得纯如。
满林凉月映更初,高枕虚窗玩易馀。
老去倦为湖海客,年深幸托竹松居。
知几渐觉工夫密,安分宁论活计疏。
企仰圣谟频浩叹,襟期何日得纯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八月十四夜晚在月下静思的情景。首句“满林凉月映更初”以清冷的月光洒满林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接着,“高枕虚窗玩易馀”描述了诗人躺在高枕上,透过空荡的窗户欣赏着月色,享受着阅读后的余韵,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老去倦为湖海客,年深幸托竹松居”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四处漂泊的生活感到疲惫,渴望找到一个安定之所,最终选择了与竹松相伴的生活环境。这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知几渐觉工夫密,安分宁论活计疏”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重视和对生活简朴的接受。他意识到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自己的修为,同时认为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不必过分追求物质的丰富。
最后,“企仰圣谟频浩叹,襟期何日得纯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教诲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内心纯净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感叹自己虽常怀仰慕之心,但何时才能达到心灵的纯粹状态,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我反思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自我修养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渔翁答歌兮鳌溪头,鱼虾为活兮春复秋。
江月白兮水悠悠,老妻劝饮兮醉瓷瓯。
罛疏兮鲙脱,顾我兮何求。
猗彼巨鳌兮翻波上游,虹霓为丝兮明月为钩。
仰天长啸兮风飕飕,鼓枻扣舷兮浮中流。
幸际时兮晴明,老翁于此兮乐无休。
渔翁浩歌兮胪水曲,断港埼兮南浦缩。
历远游兮凫洲,抚茸茸兮草屋。
儿力田兮饷东菑,妻烧荻兮炊粳藜。
运鸾刀兮斫蟹螯,镂鳞鳞兮鲙丝。
人生此乐兮何期,秋月春风兮常在兹。
良有怀兮昨之崄巇,继自今兮坦夷。
喜徵科兮未急,且归来兮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