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浅草澹烟和,指点牛羊下绿坡。
逐队饮时泉响细,偷闲卧处柳阴多。
长河曲岸悠扬笛,斜日微风断续歌。
借问道傍骑马客,何如犊背稳披蓑。
平原浅草澹烟和,指点牛羊下绿坡。
逐队饮时泉响细,偷闲卧处柳阴多。
长河曲岸悠扬笛,斜日微风断续歌。
借问道傍骑马客,何如犊背稳披蓑。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牧歌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牧童生活画卷。首句“平原浅草澹烟和”描绘了广阔的平原上,浅浅的草地与淡淡的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指点牛羊下绿坡”一句,通过牧童指引牛羊缓缓下坡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逐队饮时泉响细,偷闲卧处柳阴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牧童在饮水时泉水轻柔的声响,以及在休息时柳树下浓密的阴凉,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牧童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接下来,“长河曲岸悠扬笛,斜日微风断续歌”两句,通过悠扬的笛声和断续的歌声,渲染出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气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最后,“借问道傍骑马客,何如犊背稳披蓑”两句,以牧童邀请路过的骑马客人体验牧童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简单而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对牧童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雅脱俗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泉甘嗽苏醒,树好留閒暇。
频游我尝惯,忽至公成乍。
徘徊共幽兴,静坐絺衣挂。
中间五百士,阅世知几夏。
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
岩缝更依然,莫问丰干话。
自辽东鹤去,算何人、插得翅能飞。
笑平生错铸,儒冠误识,者也焉之。
谩道寒蚕冰底,瓮茧解成丝。
何许丝千丈,补得龙衣。
镜里不堪勋业,纵梦中八翼,不到天墀。
看墦间富贵,妻妾笑施施。
对青山、千年不老,但梅花、头白伴人衰。
严陵路,年年潮水,不上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