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韶州岁事十首·其六》
《韶州岁事十首·其六》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露盘曾莫剪新蔬,不耐时艰几上书。

借看未能天漠漠,夜寒清漏绕宸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韶州地区岁时节令的生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与官员的忧国情怀。

“露盘曾莫剪新蔬”,开篇以“露盘”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露水滋润下的蔬菜生长旺盛的景象,然而,“曾莫剪”三字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暗示着农夫们在艰难岁月中难以及时照料田间作物,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

“不耐时艰几上书”,紧承前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的另一面——官员。在“时艰”(艰难时刻)面前,官员们“几上书”,即在案头书写奏章,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百姓疾苦的关注与忧虑。这不仅体现了官员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们试图寻求解决之道的努力。

“借看未能天漠漠”,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在面对国家的困境时,诗人似乎在借阅天象,试图从自然现象中寻找启示或答案,但“未能天漠漠”的描述,暗示了这种努力的局限性,或许意味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之道并非易事。

“夜寒清漏绕宸居”,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至夜晚的皇宫,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清冷的钟声环绕着皇帝的居所,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皇帝生活的侧面描写,也是对整个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在国家面临困境之时,即使是最高统治者也无法独善其身,整个社会都在承受着时代的重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明朝韶州地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状态,以及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随轩感仁惠,应日洒甘滋。

(0)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六

空林独与白云期,一任轻风拂面吹。

细数落花因坐久,起来幽思有谁知。

(0)

集兰亭记续韵成诗

永和九年暮春时,会稽山阴春欲离。

兰亭胜槩胜天下,一年修禊事相宜。

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崇山峻岭奇。

又有茂林与脩竹,清流激湍左右之。

引为流觞行曲水,列坐其次遵两涯。

虽无丝竹管弦盛,一觞一咏幽情舒。

是日天浪气清彻,惠风和畅来迟迟。

仰观宇宙浑浩浩,俯察品汇咸熙熙。

游目骋怀娱视听,其为可乐信何如。

夫人有生具形质,相与俯仰一世馀。

有时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意自知。

有时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四外驰。

取舍万殊静躁异,欣于所遇心则怡。

暂得于已快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兹。

所之既倦情事易,感慨不觉频嗟吁。

向之所忻一俛仰,遂为陈迹犹兴思。

因怀脩短终期尽,死生大事堪痛悲。

每揽昔人兴感由,至今真若合契符。

临文嗟悼固不一,不能喻怀徒自疑。

固知死生或虚诞,亦见彭殇真妄为。

后人视今今视昔,先后固已无差池。

千载兰亭称盛事,伟兹叙录都文辞。

世殊事异忽今古,兴怀一致风流师。

后世揽辞人已远,亦将深有感于斯。

(0)

题画

水长鹅肫荡口,花飞莺脰湖边。

吴歌唱彻归去,日暮青山满船。

(0)

南浦

南浦春流涨绿波,溶溶漾漾浴鸥多。

销魂尚记江淹赋,碧草青苔送别何。

(0)

遥闻姬人作歌

满溪烟雨白鸥閒,漠漠鱼罾占一湾。

几缕清歌云外出,吴姬分月荡舟还。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