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匝旬馀,苔痕满虚室。
斜风一卷幔,雨气翻萤入。
端居念往事,百感中夜集。
寒蛩伏草根,似与丛兰泣。
点点滴乡心,离人空伫立。
秋雨匝旬馀,苔痕满虚室。
斜风一卷幔,雨气翻萤入。
端居念往事,百感中夜集。
寒蛩伏草根,似与丛兰泣。
点点滴乡心,离人空伫立。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在简陋的书房中面对绵绵细雨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天特有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秋雨匝旬馀”,点明了时间背景——连续十几天的秋雨,渲染出一种阴冷潮湿的环境。接着,“苔痕满虚室”一句,以苔藓生长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封闭感。
“斜风一卷幔,雨气翻萤入。”描绘了风吹动帘幕,雨水与飞舞的萤火虫交织在一起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端居念往事,百感中夜集。”诗人独坐室内,思绪万千,回忆起过往的经历,各种情感汇聚心头,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而沉重。这里运用了“中夜集”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思绪纷乱的状态。
“寒蛩伏草根,似与丛兰泣。”寒蛩(蟋蟀)在草根下哀鸣,仿佛在为周围的兰花哭泣,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脆弱性,以及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点点滴乡心,离人空伫立。”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以及自己孤独等待的心情。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闲斋对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又深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