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谒昭烈惠陵》
《和人谒昭烈惠陵》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永安宫里悔征吴,国贼繇来是赤乌。

三国新书尊季汉,千秋正朔在成都。

园陵寂寞珠丘似,弓剑凄凉玉垒孤。

自古重华多野死,锦江流恨亦苍梧。

(0)
鉴赏

这首诗《和人谒昭烈惠陵》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刘备陵墓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永安宫里悔征吴,国贼繇来是赤乌。”开篇即点出刘备在永安宫临终前的遗憾,后悔东征吴国,暗示了刘备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而“国贼繇来是赤乌”则暗指孙权作为刘备的对手,也是导致蜀汉衰败的原因之一。

颔联“三国新书尊季汉,千秋正朔在成都。”转而讨论历史评价,指出后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中,尊崇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而千年之后,蜀汉的正朔(即统治地位)依然被铭记在成都,体现了蜀汉文化与历史影响的深远。

颈联“园陵寂寞珠丘似,弓剑凄凉玉垒孤。”描绘了刘备陵墓的景象,以“寂寞”、“凄凉”形容,将陵墓与珠丘、玉垒山相比较,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强化了陵墓的孤独与哀伤氛围,表达了对刘备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尾联“自古重华多野死,锦江流恨亦苍梧。”总结历史上的英雄多因战乱或政治斗争而早逝,如舜帝(重华)般英年早逝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后,以锦江之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英雄的哀思,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刘备及所有为国家付出牺牲的英雄们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刘备及其陵墓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与理解,也反映了对英雄命运的普遍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詶黄平立许余远归

易水悲歌万里风,五湖烟雨一舟中。

长安大道驱流马,古戍寒秋断晚鸿。

醉酒漫劳王处仲,抱琴不学李元忠。

移文正恐君先我,十载徒然草送穷。

(0)

郡归与遐卿谈聚

一棹回春雨,深宵散冷烟。

别无多日夕,话不尽山川。

诗思教人静,梅花逼晚妍。

喧喧城市里,谁意可同传。

(0)

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七司成冯先生梦桢

司成文辞家,旷若烟霞侣。

奕奕餐紫芝,所革尽凡绪。

问字酒满庭,卧花人在墅。

违时无近心,养德在远举。

小子生其晚,时闻贫士语。

(0)

删严咏暑

数竿修竹径新开,容膝吾安禦暑台。

懒未晒书愁伏断,閒方煮茗待僧来。

谈禅浅亦恬生死,说梦空能任蹋跆。

徒自苦无康济法,耳听得过口衔杯。

(0)

小园初成陈仲醇过

版筑登登罢,图书处处迁。

茅柴过桥酒,灯火到门船。

竹徙上番雨,荷开半两钱。

醉吟无不可,为我拂朋笺。

(0)

自剑浦入昭武舟中即事

霁久帆增健,暄深木顿稠。

点头行树鸟,浮鼻渡溪牛。

巢饮榕承席,村舂硙贮舟。

篙工私笑我,明日匪安流。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