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篇多十九章,□声风力撼疏篁。
不堪更有精搜处,谁见萧萧雨夜堂。
三十篇多十九章,□声风力撼疏篁。
不堪更有精搜处,谁见萧萧雨夜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酬欧阳秀才卷》。从鉴赏角度看,此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三十篇多十九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籍的研读之广泛与深入,这里的数字并非实指,而是比喻阅读之勤奋。"□声风力撼疏篁"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风声呼啸、树木摇曳的情景,"□声"通常指叶间的沙沙声,暗示了一个秋天的夜晚,风吹过林梢的声音,如同古人在研究学问时的勤勉与专注。
"不堪更有精搜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即使已经阅读了大量文献,但仍旧觉得不足,还有更多需要深入挖掘的地方。这里体现了古代学者对知识渴望的态度。
最后两句"谁见萧萧雨夜堂"则描绘了一种独自在雨夜里研读书籍的情景,"萧萧"是雨声,"雨夜堂"则是诗人阅读之所。这里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似乎只有在这样寂静的夜晚,他才能更好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修学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孤独与坚持的赞美。
秋山抱奇姿,不肯事妩媚。
犹夫尘外士,飘然有仙气。
霜风肃宇宙,林壤去菑翳。
皮毛剥落尽,玉骨乃挺异。
独存岁寒枝,虬髯倚天翠。
我来一事无,兀兀惟坐对。
挟策咏圣涯,援琴奏流水。
方寸如太虚,物类无点缀。
但欠渊明菊,得酒莫与醉。
赖有坡仙竹,无肉可忘味。
老怀藉陶写,俗好非所嗜。
平生爱山癖,每见如久契。
勿云丘垤如,泰华所眇视。
吾心与境融,小大无异致。
行行陟其巅,天地特一指。
忽动九辨悲,清愁飞海外。
郁郁乎佳哉,古松茂而秀。
封植难计年,龙鸾相错纠。
天风动清籁,洞庭喧雅奏。
护之珠玉如,期以金石久。
夫何从斧戕,山木岂自寇。
众咻谓宜然,一谔固所否。
梯航方勤远,斩刈或恐复。
众巅已成童,怀璧岂吾有。
欲为狂澜障,无奈铄金口。
几世培梁栋,一朝等薪槱。
壤树其可芟,不觉眦飞溜。
惟思植万本,易新以补旧。
初如牛羊散,渐见蛟虬走。
庶保墓域安,盘错至不朽。
有美人兮天一方,弭绛节兮撷琼芳。
瑶环瑜珥锵琳琅,修竹萧萧翠袖长。
芝宫芙馆椒为堂,青琐窗户白玉床。
一笑满酌天瓢浆,簸弄骊龙明月光。
欲往从之路茫茫,爱而不见空彷徨。
安得骑麟鞭凤凰,飞霞翩翩高颉颃。
白云缥缈遥相望,凭谁寄取双琼珰。
银炉炽炭麒麟红,销金帐煖熏笼烘。
爨下有蜡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贫富贵贱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
空怜尔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栋施帡幪。
盘根错节屹立冻不死,凛凛劲气犹足排严冬。
颠崖峭壁人迹绝,闲云流水相冥濛。
胡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
鹑衣百结缩如猬,地炉拥膝便可闲从容。
当年榷油幸不严汝禁,馀用尚及斯民穷。
阳和无声入骨髓,不知夜雪没屋霜横空。
但见濛濛香雾霭四壁,红煇紫焰明窗栊。
禦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风。
何当散作一天煖,坐令四海尽在春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