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胡自谓天骄子,单于王庭在边鄙。
自从獯鬻二千年,呼揭薪犁三万里。
狼烟忽起照秦云,诏传三十六将军。
蓬莱殿颁双豹纛,骕骦厩赐五花文。
此日嫖姚奉旄节,此时骠骑持铁钺。
风随代马蹴长城,星逐吴钩下高阙。
漠南漠北尽胡沙,万丈天山虏尚遮。
属国将降犹转战,匈奴未灭敢言家。
阗颜城下芦笳月,浦类海边刁斗雪。
饮器争棒月支头,卷旗半带阏氐血。
插羽飞书夹道欢,鸣铙归奏残胡灭。
拜爵应歌吉甫诗,铭功不用燕然碣。
洗兵瀚海且平胡,侯骑萧关塞草枯。
无复秋风蹛林会,不劳夷邸筑西都。
强胡自谓天骄子,单于王庭在边鄙。
自从獯鬻二千年,呼揭薪犁三万里。
狼烟忽起照秦云,诏传三十六将军。
蓬莱殿颁双豹纛,骕骦厩赐五花文。
此日嫖姚奉旄节,此时骠骑持铁钺。
风随代马蹴长城,星逐吴钩下高阙。
漠南漠北尽胡沙,万丈天山虏尚遮。
属国将降犹转战,匈奴未灭敢言家。
阗颜城下芦笳月,浦类海边刁斗雪。
饮器争棒月支头,卷旗半带阏氐血。
插羽飞书夹道欢,鸣铙归奏残胡灭。
拜爵应歌吉甫诗,铭功不用燕然碣。
洗兵瀚海且平胡,侯骑萧关塞草枯。
无复秋风蹛林会,不劳夷邸筑西都。
这首《平胡曲》是明代诗人欧大任的作品,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烈,以及胜利后的荣耀与和平景象。
开篇“强胡自谓天骄子”,以“天骄子”这一称号,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傲慢与自大。接着“单于王庭在边鄙”,点明了敌人的据点位于边疆,暗示了战争的艰巨性。
“自从獯鬻二千年,呼揭薪犁三万里。”这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展现了战争的漫长与广阔,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悠久与战争的频繁。
“狼烟忽起照秦云,诏传三十六将军。”狼烟代表战争的爆发,秦云则象征着国家的威严。诏令传至,三十六位将军受命出征,预示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句“蓬莱殿颁双豹纛,骕骦厩赐五花文。”描述了皇帝对出征将领的表彰与赏赐,双豹纛和五花文分别代表了荣誉与权力,体现了胜利者的尊荣。
“此日嫖姚奉旄节,此时骠骑持铁钺。”嫖姚和骠骑都是古代著名的将军,此处借指英勇的将领。旄节和铁钺分别是指挥权与军权的象征,表现了将领们的英勇与权威。
“风随代马蹴长城,星逐吴钩下高阙。”代马和吴钩分别代表了速度与力量,长城和高阙则是防御工事的象征,这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
“漠南漠北尽胡沙,万丈天山虏尚遮。”描述了战争的范围之广,从沙漠到雪山,敌人无处不在,突显了战争的艰难与残酷。
“属国将降犹转战,匈奴未灭敢言家。”即使敌人投降,战争仍在继续,直到彻底消灭敌人,体现了战争的坚决与彻底。
“阗颜城下芦笳月,浦类海边刁斗雪。”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在月光下吹芦笳,海边的刁斗在雪中静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
“饮器争棒月支头,卷旗半带阏氐血。”饮器争棒月支头,可能是指士兵们庆祝胜利时的狂欢场景;卷旗半带阏氐血,则暗示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插羽飞书夹道欢,鸣铙归奏残胡灭。”插羽飞书代表了胜利的消息迅速传播,鸣铙归奏则描绘了军队凯旋的壮观场面,残胡灭则意味着战争的最终胜利。
“拜爵应歌吉甫诗,铭功不用燕然碣。”拜爵应歌吉甫诗,指的是胜利者受到朝廷的封赏,并吟唱赞美诗;铭功不用燕然碣,则表示胜利者无需再刻碑纪念,因为他们的功绩已经深入人心。
“洗兵瀚海且平胡,侯骑萧关塞草枯。”洗兵瀚海,意味着战争结束,军队返回;侯骑萧关,可能是指侦察兵在萧关巡逻,塞草枯则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大地的恢复。
“无复秋风蹛林会,不劳夷邸筑西都。”无复秋风蹛林会,可能是指不再有战争的威胁,人们可以享受和平;不劳夷邸筑西都,则表示不需要再建造新的都城,因为现在的都城已经足够稳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胜利后的荣耀与和平景象,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与对和平的渴望。
漓江悠悠向东注,崇冈盘回如凤翥。
城西一曲藏深坳,中有幽人读书处。
书中奥义谁能寻,茫茫玄壤同高深。
禹畴羲画混一道,玄机湛湛归灵襟。
读书岂为图温饱,万事无如读书好。
瑾瑜在璞崖不枯,草木漫山总光耀。
倦来徐步临江浔,呼童挈网遮紫鳞。
鳞游深水不可得,大笑不如公子任。
何如洗心日与圣贤对,糟粕中间饫真味。
豁然妙契已忘言,独驾长风出尘外。
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
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
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
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
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
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
今年走健如去年,更期明年天有缘。
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然。
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
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
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