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花非叶艳茸茸,雁未来时已自红。
多似锦衣明昼绣,好同旌节种秋风。
鸡冠粗俗难争长,金凤低徊漫作丛。
谁道后庭遗恨曲,龙蟠王气正豪雄。
非花非叶艳茸茸,雁未来时已自红。
多似锦衣明昼绣,好同旌节种秋风。
鸡冠粗俗难争长,金凤低徊漫作丛。
谁道后庭遗恨曲,龙蟠王气正豪雄。
这首诗以“雁来红”为题,描绘了此植物的独特魅力与象征意义。许及之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雁来红”比作锦绣、旌节,既展现了其鲜艳夺目的外观,又赋予了它崇高的象征价值。
首句“非花非叶艳茸茸”,直接点出雁来红的独特之处——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花朵,也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雁未来时已自红”,则进一步强调了雁来红在秋季到来之前就已经展现出其鲜艳的红色,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接下来,“多似锦衣明昼绣,好同旌节种秋风”,通过将雁来红与锦衣、旌节相比较,不仅赞美了它的美丽,更赋予了它一种庄重、高雅的气质。锦衣明昼绣,意味着在明亮的白天里,雁来红如同精美的刺绣一般,光彩照人;而与旌节并提,则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秋季标志物的庄严感。
“鸡冠粗俗难争长,金凤低徊漫作丛”,这里通过对比鸡冠花的粗俗和平庸,以及对金凤花的描述,突出了雁来红的优雅与独特。鸡冠花在这里被贬低为“粗俗”,而金凤花虽美,却只能“低徊”于一丛之中,无法与雁来红相媲美。
最后,“谁道后庭遗恨曲,龙蟠王气正豪雄”,这一句巧妙地将雁来红与历史上的“后庭遗恨曲”联系起来,借以表达对历史英雄的颂扬。这里的“龙蟠王气正豪雄”不仅赞美了雁来红的坚韧与豪迈,也暗含了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足迹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许及之的这首《雁来红》诗,通过对雁来红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寓意的挖掘,不仅展现了这种植物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俗事萦人阻四并,东郊又送屏星行。
欲安边圉元无策,善服人心只有清。
使马如羊非我爱,带牛佩犊岂其情。
非惟此意行夷狄,谗舌虽工亦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