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端合避京尘,留滞繇来说史臣。
敢赋湘累愁帝子,但唫篱菊比皇人。
钟山猿鹤寻盟晚,泽国莼鲈发兴新。
为问陆沉成底事,征车生耳等劳薪。
素衣端合避京尘,留滞繇来说史臣。
敢赋湘累愁帝子,但唫篱菊比皇人。
钟山猿鹤寻盟晚,泽国莼鲈发兴新。
为问陆沉成底事,征车生耳等劳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次韵詾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其二)》。诗中以“素衣”开篇,象征着诗人远离尘嚣,追求清雅的生活态度。接着,“留滞繇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远行的现实。
“敢赋湘累愁帝子”,借用屈原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离别之愁的共鸣,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接下来,“但唫篱菊比皇人”一句,通过篱菊与皇人(帝王)的对比,赞美友人如菊般高洁的品质和不随波逐流的风骨。
“钟山猿鹤寻盟晚,泽国莼鲈发兴新”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山水之间,享受宁静生活的美好祝愿。最后,“为问陆沉成底事,征车生耳等劳薪”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官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馀故垒。
长陵松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巀嶪。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歌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
三月十日春已归,东家西家花乱飞。
我来此地作幽赏,祗有小种还芳菲。
问言乃是红踯躅,不比桃花李花俗。
风和日暖池更清,猩血淋漓洒苍玉。
鹤林寺里神仙家,昔年曾闻开此花。
后来已归阆苑去,不复与世俱骄誇。
阿谁上天诉上帝,移得此花在人世。
便当邀取七七仙,同饮壶觞对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