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园中踯躅》
《园中踯躅》全文
明 / 汪本   形式: 古风

三月十日春已归,东家西家花乱飞。

我来此地作幽赏,祗有小种还芳菲。

问言乃是红踯躅,不比桃花李花俗。

风和日暖池更清,猩血淋漓洒苍玉。

鹤林寺里神仙家,昔年曾闻开此花。

后来已归阆苑去,不复与世俱骄誇。

阿谁上天诉上帝,移得此花在人世。

便当邀取七七仙,同饮壶觞对花醉。

(0)
鉴赏

这首明代汪本的《园中踯躅》描绘了暮春时节,园中踯躅花开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色彩、形态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三月十日春已归”,点明时间背景,暗示春天即将结束。接着“东家西家花乱飞”描绘了春末百花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略带伤感的氛围。诗人“我来此地作幽赏”,独自一人欣赏这最后的春色,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祗有小种还芳菲”一句,诗人将注意力聚焦于园中的一小丛花朵,强调其虽是小众之花,却依然绽放着生机与美丽。接下来,“问言乃是红踯躅,不比桃花李花俗”通过对比,突出了红踯躅的独特与高雅,它不同于常见的桃花和李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风和日暖池更清,猩血淋漓洒苍玉”描绘了红踯躅在和煦阳光下的美丽景象,猩红色的花朵仿佛鲜血滴落在碧绿的玉石之上,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花朵的颜色,也通过“猩血”与“苍玉”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鹤林寺里神仙家,昔年曾闻开此花”通过想象中的鹤林寺,赋予红踯躅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暗示其与仙境相连,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后来已归阆苑去,不复与世俱骄誇”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红踯躅不再出现在尘世间的一种惋惜。

最后,“阿谁上天诉上帝,移得此花在人世。便当邀取七七仙,同饮壶觞对花醉”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将这美丽的花朵带到人间,与仙人们一同享受花香与美酒,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红踯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汪本
朝代:明

字以正,歙县人。正德丁卯举人有西岩集。
猜你喜欢

聚仙台与诸子坐月

仙是何年聚,荒台旧有铭。

罡风璚佩响,彩雾羽衣明。

呼吸通群帝,迢遥隔五城。

坐来江月上,骊颔万珠莹。

(0)

辞先墓·其二

天言郑重赐菟裘,天使檠来贲一丘。

遂揭黄垆如皦日,偏将湛露洒新楸。

遗簪下诏恩逾重,宿草缠悲泪未收。

去住两岐均系念,捐糜高厚总难酬。

(0)

佐礼南都闻命改北将发二律·其一

孤臣南国奉陵祠,忽拜新恩自玉墀。

四入容台仍故秩,三逢圣主荷殊知。

夷夔异代余非据,礼乐中兴今固时。

弓剑千年遗迹在,徘徊丰芑有馀思。

(0)

明辽警有感·其三

漕输百万尽朝宗,天下军储本自供。

岂有呼庚闻虎旅,尚能擐甲卧狼烽。

封椿未散金银气,鸣镝徒骄豺虎踪。

圣主未忘桑土计,安危须仗大司农。

(0)

送李建霞归高邑·其一

惜别当今夕,同人黯不胜。

琴樽从此隔,意气转相矜。

客路春光逼,归装雪色凌。

元来金马署,拟是玉壶冰。

(0)

上陵还

颇有青山僻,无因出国门。

祇缘供俎豆,暂得奉陵园。

遐眺堪留赏,斋居亦避喧。

归来翻意败,俗物苦相烦。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