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官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馀故垒。
长陵松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巀嶪。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歌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官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馀故垒。
长陵松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巀嶪。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歌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通过描述古代战争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句“燕山日黑黄尘起”,以燕山的日黑和黄尘起,象征着战争的爆发,预示着动荡不安的时代。接着,“金川门外鼓声死”一句,通过鼓声的消失,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寂静。
“长乐官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宫殿的破败和血流成海的惨状,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悲惨景象。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描绘了练子宁作为御史大夫的英勇形象,手持三尺长剑,如同雷霆一般,象征着正义的力量。然而,“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则揭示了即使正义之士也无法避免家族的毁灭,表达了命运的无奈和悲剧色彩。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馀故垒”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而“长陵松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则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深处,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真相的追寻。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巀嶪”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影响。而“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和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描述了历史转折点的到来,以及对英雄人物的重视和尊重。最后,“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普通人的同情,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思。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责任的思考。
“为君慷慨歌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以慷慨激昂的歌声结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湘累故憔悴,盛气齐包胥。
扬己敢辞毁,忠愤谁能踰。
飘飘鲁连子,才辩詟昏愚。
顺逆虽较然,粪土安可圬。
滔天非一族,吾道其云孤。
心伤有难言,所痛雠所愉。
覆车一丘貉,恢恢信非疏。此辈亦何恤,??悲同鱼。
江汉复狼狈,祸水趋故墟。
沈吟故侯言,天意终何如。
连墙老居士,淡味等僧粥。
日出吸苍凉,日入拥残烛。
舂枕饱惊涛,缘空意仍蹙。
夙种哀乐深,大千震微触。
蒙庄齐是非,骀荡返不复。
不如守一者,硁硁转自足。
三年结邻居,微许同归宿。
繫马终一驰,冰坚反成燠。
八表极萧寥,何寄偿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