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感怀》
《秋日感怀》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菏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0)
翻译
洛阳的歧路漫长无尽,我已无事离开家乡度过两个秋天。
阳光下还未驰骋千里的马蹄,漂泊他乡只能在湖上泛舟。
荷花衣裳沾满思乡之泪,美丽的容颜因客居而憔悴。
想要向长安的亲人朋友述说,又有谁能怜惜我在年末仍滞留异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洛阳的秋天,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离愁。开篇“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表达了诗人无故而别离家乡,两次经历了秋天的离别之痛。接下来的“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则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描绘,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他虽行走千里,但仍感到步履不停;在广阔的天涯中,他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定所。

第三句“菏衣半浸缘乡泪”通过形象鲜明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深。他的衣衫因思乡之泪而湿透,表达了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不尽的哀愁。而“玉貌潜销是客愁”则暗示了诗人的容颜因为长期的客居生活而有所消瘦,这种外在的变化也映射出内心的忧伤与孤寂。

最后,“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则是诗人对长安城中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自己年华渐老却仍未能返回家乡的无奈。这里的“谁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助,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流逝和时光不待人的哀叹。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乡愁与离别之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其七

我闻瘴疠地,去者无生还。

吾凡三十口,归来尽颓颜。

死生非人能,得丧亦非天。

张毅与单豹,要之皆偶然。

(0)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其五

晚来风稍回,渐见布阴云。

乘时得尺雨,吾农实难勤。

不愿生边地,报施岂无因。

我虽不在事,未能忘戚欣。

(0)

吊王承议二首·其一

崎岖南北旧相闻,晚困羁缧托后尘。

盗贼馀风如振槁,里闾和气似深春。

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

所去见思犹可想,九泉赍恨彼何人。

(0)

题黄檗泉

住庵老子不复见,传法阿师追不回。

饮水能知大愚意,一拳真是打爷来。

(0)

画夫子扇

烟梢云顶石藏根,溪压舆梁晓乍分。

车盖定寻何处路,皇皇犹想为斯文。

(0)

宿采石

江声隐隐风前恨,雁阵喧喧枕畔愁。

更觉孤衾如泼水,始知今夜宿山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