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菏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菏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洛阳的秋天,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离愁。开篇“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表达了诗人无故而别离家乡,两次经历了秋天的离别之痛。接下来的“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则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描绘,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他虽行走千里,但仍感到步履不停;在广阔的天涯中,他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定所。
第三句“菏衣半浸缘乡泪”通过形象鲜明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深。他的衣衫因思乡之泪而湿透,表达了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不尽的哀愁。而“玉貌潜销是客愁”则暗示了诗人的容颜因为长期的客居生活而有所消瘦,这种外在的变化也映射出内心的忧伤与孤寂。
最后,“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则是诗人对长安城中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自己年华渐老却仍未能返回家乡的无奈。这里的“谁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助,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流逝和时光不待人的哀叹。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乡愁与离别之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