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黄檗泉》
《题黄檗泉》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住庵老子不复见,传法阿师追不回。

饮水能知大愚意,一拳真是打爷来。

(0)
鉴赏

这首诗《题黄檗泉》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感悟与追寻。

“住庵老子不复见”,开篇以“庵”字点明了佛教修行之地,暗示了对过去僧侣生活的怀念与追忆。然而,“不复见”三字则透露出一种遗憾与不可逆转的感慨,仿佛在说那些曾经的清净生活已经逝去,无法再寻回。

“传法阿师追不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之情。阿师,即传授佛法的师父,这里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渴望与无奈。尽管内心渴望能够再次追随师父学习佛法,但现实却是无法挽回的失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饮水能知大愚意”,这一句转而从自然界的视角出发,以“饮水”为喻,引申出对佛法深邃意义的理解。这里的“大愚”并非指愚蠢,而是指佛法的广大与深奥,只有真正深入其中,才能领悟其真谛。通过饮水这一日常行为,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佛法道理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一拳真是打爷来”,最后以一句形象生动的比喻收尾,将内心的感悟与追求以拳击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里的“打爷来”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实践。通过“一拳”的动作,诗人传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与行动力,即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与阻碍,都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地追寻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感受的描绘,以及对佛法深刻含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切感悟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璚台曲

璚台之山三万八千丈,上有琼台十二高崚嶒。

草有三秀之英可药疾,树有千岁之实能长生。

神人白面长眉青,玉笙吹春双凤鸣。

晓然见我惊呼名,授我以灵虚之簧和飞琼。

约我一双玉杵臼,重见西态盈。

刚风吹堕白雪精,一念老作河姑星。

赤城老人在何处,何以遗我九节藤,拄到璚台十二层。

(0)

残形操

我梦有兽兮,其兽曰狸。狸有怪兮,身首异而。

告我以凶兮,戒而戒而。我丘有首兮,誓死完以归。

(0)

夜坐

日落群动息,张灯坐草堂。

浮生百年事,清坐一炉香。

谋拙邻人叹,幽栖世虑忘。

吟诗不知寐,华月自流光。

(0)

西洲曲

送郎下西洲,畏侬不回顾。

恨煞浪头风,转向烟中树。

烟树冷茫茫,风来吹断肠。

赠我双环镯,不如置道傍。

(0)

长歌复短歌四章·其二

短歌短,长歌长,男儿有足行四方。

鞍在马,轮在车,请君莫言道路赊,安能局束长在家。

(0)

送知县·其一

县斋寂寂远尘氛,草满圜扉翠欲熏。

日转棠阴侵席过,风回琴响隔花闻。

水分九派通苍海,地拥三关压紫云。

河朔近来为令者,路人争道不知君。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