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籁拂林梢,渐作金石响。
读罢憩书窗,知是秋声荡。
浓云忽已涣,乌影花棂上。
不宁散郁陶,更喜来飒爽。
清光空宇悬,万物含萧朗。
既雨复时晴,西成匪遐想。
微籁拂林梢,渐作金石响。
读罢憩书窗,知是秋声荡。
浓云忽已涣,乌影花棂上。
不宁散郁陶,更喜来飒爽。
清光空宇悬,万物含萧朗。
既雨复时晴,西成匪遐想。
这首诗描绘了从秋雨后的宁静到晴朗天气的变化过程,以及这种变化给诗人带来的感受。诗中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理解。
首句“微籁拂林梢,渐作金石响”,以轻柔的声音拂过树梢,逐渐转变为如同金石碰撞般的响亮声音,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初晴时风声的变化,暗示了天气由阴转晴的过程。
接着,“读罢憩书窗,知是秋声荡”一句,诗人通过阅读后在书窗前休息,感受到的是秋天特有的声响,表达了他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浓云忽已涣,乌影花棂上”描述了乌云消散,阳光穿透云层,乌鸦的身影投射在窗户上的景象,展现了雨后晴空的明亮与清新。
“不宁散郁陶,更喜来飒爽”则表达了诗人对雨后空气清新、心情舒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飒爽之气的喜爱。
最后,“清光空宇悬,万物含萧朗。既雨复时晴,西成匪遐想”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晴朗天空下万物呈现出的萧瑟而明朗的景象,以及雨后晴天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景象的期待和对自然循环规律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
归来筑室傍湖东,胜游还与邦人共。
公年未老发先衰,对酒清欢似昔时。
功成业就了无事,令名付与他人知。
平生著书今绝笔,闭门燕居未尝出。
忽来湖上寻旧游,坐令湖水生颜色。
酒行乐作游人多,争观窃语谁能呵。
十年思颍今在颍,不饮耐此游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