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
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
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
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
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
鱼初肥,酒正美,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
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
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
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
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
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
鱼初肥,酒正美,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秋江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卷。开篇“烟渺渺,碧波远”以烟雾缭绕和碧波荡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白露晞,翠莎晚”点明了时间是清晨或傍晚,莎草在露水中显得更加翠绿。
“泛绿漪,蒹葭浅”描绘了水面的微波和芦苇丛生的浅滩,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浦风吹帽寒发短”则通过江风和短发,暗示了秋意渐浓,诗人独自凭栏,感受着凉意。
“美人立,江中流”引入了美丽的女子形象,与江水相映成趣,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柔情。“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江景,舟行帆影,楼上夕阳,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写出了舟中采莲的热闹和楼前踏青的寂寥,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芳草愁,西风起”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最后,“芙蓉花,落秋水”以芙蓉花的凋零象征秋季的逝去,而“鱼初肥,酒正美”则借美食美酒表达暂时的欢愉。然而,“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又透露出诗人醉后对远方的无尽思绪,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秋江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江景,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哀愁并存的诗情画意。
故家张乐娱宝,乐中无似秦筝大。
华筵听处,一挥银甲,笙竽幽籁。
四座雄声,满空秋雨,来从天外。
甚翛然思变,白翎清调,惊飞下,金莲塞。
长忆桓伊手语,抚哀弦、醉歌悲慨。
使君元有,不凡风调,平生豪迈。
绿酒毹堂,为予翻作,八鸾□海。
道更张正赖,新声陶写,继中书拜。
洒西风老泪,又马上,望郎山。
对红露秋香,芙蓉城阙,依旧雄藩。
碧云故人何在,忆扶摇、九万看鹏抟。
赋就凤凰楼晚,星沉鹦鹉洲寒。一丘宿草锁苍烟。
零落复何言。似燕许才名,风云际会,自古天悭。
皇皇使华南下,爱丹衷、拟缔两朝欢。
恨煞奸回秋壑,月明愁满江干。
在俗修真,居尘出世,当以悟性为先。
处心清静,常守定中禅。
见素少思寡欲,忘人我、随分安然。
行藏处,潇潇洒洒,渴饮倦来眠。
问归根复命,还须立鼎,炼汞烹铅。
遇采铅时节,把火先扇。
握固则云藏烟聚,运动则斗转星旋。
半时内,玄机成象,月白照青天。
青山渌水,独我为生计。
百病总消除,一性圆明不讳。
丹成果满,都会玉虚坛,观自在,乐逍遥,别有神仙位。
公还猛悟,万事俱抛弃。
细细数前程,速速超离浊世。
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通妙理,脱凡笼,永永无倾逝。
四大容仪,三田灵秀,炼成九转丹砂。
虚无自在,以道作生涯。
净土祥光瑞彩,玲珑贯、天外烟霞。
冲和处,乌飞兔走,同运紫河车。
真仙开妙趣,菩提佛果,一理无差。
指玉清境界,此际何赊。
伫听金书紫诏,人间事、元没交加。
当归去,庆霄高会,风景向谁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