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渌水,独我为生计。
百病总消除,一性圆明不讳。
丹成果满,都会玉虚坛,观自在,乐逍遥,别有神仙位。
公还猛悟,万事俱抛弃。
细细数前程,速速超离浊世。
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通妙理,脱凡笼,永永无倾逝。
青山渌水,独我为生计。
百病总消除,一性圆明不讳。
丹成果满,都会玉虚坛,观自在,乐逍遥,别有神仙位。
公还猛悟,万事俱抛弃。
细细数前程,速速超离浊世。
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通妙理,脱凡笼,永永无倾逝。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蓦山溪·于二翁染疾求教》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以青山绿水为背景,强调自己为了生计独自在此,寓含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百病总消除,一性圆明不讳"表达了对健康和内心清净的追求,暗示修炼得道后的超然境界。
"丹成果满,都会玉虚坛,观自在,乐逍遥"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在仙境中的快乐与自由,"别有神仙位"则点明了诗人向往的神仙生活。接下来,诗人鼓励二翁放下俗世烦恼,"万事俱抛弃",并引导他们迅速脱离尘世,进入更高的精神层次。
"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意味着通过修行积累功德,"通妙理,脱凡笼"则是指领悟至高智慧,摆脱世俗束缚。最后,诗人祝愿他们永远保持这种超脱的状态,"永永无倾逝",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和期许。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道教修炼的意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