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回堤水,花阴寸步随。
细难为灌圃,长是曲通池。
乳窦仍从出,云根触处滋。
又添晴滴沥,欲涨碧涟漪。
新绿常如雨,流红未见诗。
昆明鲸背浅,尽日絮沟迟。
小小回堤水,花阴寸步随。
细难为灌圃,长是曲通池。
乳窦仍从出,云根触处滋。
又添晴滴沥,欲涨碧涟漪。
新绿常如雨,流红未见诗。
昆明鲸背浅,尽日絮沟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小水细通池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花阴下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小小回堤水”,点明了地点与主体——一条蜿蜒的小河,环绕着堤岸。接着,“花阴寸步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投下的阴影,随着脚步缓缓移动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细难为灌圃,长是曲通池。”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小水的形态与流向,它难以形成广阔的灌溉田地,却总是曲折地流入池塘,体现了自然界的巧妙安排和生命的顽强。
“乳窦仍从出,云根触处滋。”乳窦,指泉水涌出的地方;云根,比喻湿润的地面。这两句描绘了泉水从地下涌出,滋润着周围的土地,展现了生命的源头与生长的力量。
“又添晴滴沥,欲涨碧涟漪。”晴天里,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使得水面泛起一圈圈碧绿的涟漪,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效果。
“新绿常如雨,流红未见诗。”新长出的绿色植物仿佛在下雨,而红色的花瓣则未被诗篇记录,暗示了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美好。
“昆明鲸背浅,尽日絮沟迟。”昆明,这里可能是指昆明湖,鲸背浅,形容湖面平静如鲸鱼背部;尽日絮沟迟,意为整个白天,湖面上的细小波纹都显得缓慢而悠长,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春日小水细通池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蕴含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余阅《金石记》,两记广构铜。
此名边构尤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
尚方密镂景初字,三十二言真魏隶。
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
幸此未铸五铢钱,入土出土苔花鲜。
流苏灰灭朱竿坠,消沈儿女英雄泪。
张君获此费搜寻,贻我绝胜千黄金。
入手才盈握,可作花金屋。
对此如对素心人,宜供幽兰与幽鞠。
砖偕宝鼎传,碑共黄初古。
漫夸樊榭咏西畴,我有奇珍得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