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风帆底处还,似无似有海门山。
白鸥却怕潮头恶,闲卧汀花野草间。
点点风帆底处还,似无似有海门山。
白鸥却怕潮头恶,闲卧汀花野草间。
这是一首描绘江河景色的诗句,通过对风帆、海门山和白鸥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洛阳桥上观赏水景时的感受和所见。
“点点风帆底处还”一句,以动态的方式描绘出远方风帆渐行渐近的情景。“似无似有海门山”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海门山在视野中若隐若现的神秘感。
“白鸥却怕潮头恶”一句,通过白鸥避开潮水的行为,传递出自然界生灵对于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对自然之力的尊重与敬畏。
最后,“闲卧汀花野草间”则是诗人在观赏了江河风光之后,选择一个宁静的地点,悠然自得地躺在开满野花的河滩上,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怀,更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河风光画卷,同时也传递出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
社雨初晴,烟光暖、吴山滴翠。
望绛阙、祥云亏蔽,粉垣千雉。
万柳低垂春似酒,微风不动天如醉。
遍万井、嬉嬉画图中,欢声里。嗟倦客,道傍李。
看人事,槐根蚁。立苍茫俯仰,漫悲身世。
靖节依然求县令,元龙老去空豪气。
便乘兴、一叶泛沧浪,吾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