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
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
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寻找师父、学习佛法的场景。"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表明诗人有着向往禅学的心境,而那位师父则隐居在虎溪之东,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则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月光洒落千里,清澈见底,而一阵微风吹过,便惊起栖息于枝头的鹤群,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用流水和翻滚的蓬草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红尘纷扰的超脱与淡然。最后一句"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在禅定的状态中度过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在寻求着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佛法修行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澄明的生活态度。
昼长人静沉沉,绿杨正袅深深院。
画帘低映,薄罗无暑,汗消珠钏。
兰畹香消,湘筠影瘦,翠阴遮遍。
听莲歌处处,悠扬逸韵,半入水风烟片。
一霎雨馀明净,晚云如黛花如钿。
舟移萍乱,芳香袖惹,媚风轻扇。
一色红妆,千重翠盖,参差江面。
更堪怜、归路平波杳杳,夕阳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