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秋闺》
《浣溪沙.秋闺》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新月桐帘影上钩。露寒庭院一天秋。

金风飒飒夜悠悠。

砧杵带愁敲远梦,雁声衔恨落高楼。

碧云流断暮江幽。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秋闺》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闺阁景象,充满了凄清与哀愁的氛围。

“新月桐帘影上钩”,开篇以新月映照在梧桐帘上的光影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新月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而梧桐帘则暗示着闺阁的幽闭与女子的孤独。

“露寒庭院一天秋”,进一步点明季节与环境,庭院中的露水在秋夜的寒气中凝结,渲染出秋日特有的凉意和萧瑟感。这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金风飒飒夜悠悠”,“金风”指的是秋风,这里的“金”字不仅形容了秋风的清爽,也暗含了岁月的流逝与丰收的喜悦。然而,在此情境下,“飒飒”的秋风吹拂,却让主人公感到时间的漫长与无尽,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砧杵带愁敲远梦,雁声衔恨落高楼”,这两句是全词情感表达的高潮。捣衣声(砧杵)和远去的梦,以及南飞的大雁(雁声),都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色彩——愁与恨。捣衣声仿佛敲打着主人公的思绪,让她沉浸在遥远的梦境之中;而雁声则带着深深的遗憾,从高楼之上落下,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说的悲痛。

“碧云流断暮江幽”,结尾一句以碧云流动、暮江的幽静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整个场景的凄美与哀愁。碧云的流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幽静的暮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孤独。整首词在这样的画面中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深深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浣溪沙·秋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恋的秋夜闺阁世界,展现了明代女性诗人沈宜修对于自然与情感深刻而独特的洞察力。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梅花三公图为龚绂朝美赋

何人善写生,下笔极精妙。

一枝早发擅魁名,三鸟安栖得公号。

点染虽人为,活动等天造。

应知寓托有深意,不作纤奇取时好。

之子嗜文学,致泽期远到。

一朝无心得此画,无乃开先露机兆。

鼎鼐调和时,冰霜岁寒操。

愿言有志事竟成,吾辈宗盟幸辉耀。

(0)

观梅图

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

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

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

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

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

(0)

离述陂

懵腾醉眼未全醒,厌听栖鸦达旦鸣。

款段踏穿杨柳月,快人拂面晓风轻。

(0)

杂咏四首·其一

看山随意出城东,归路行吟思不穷。

微月满桥烟浸水,朔风吹起暮天鸿。

(0)

题洪都写韵轩赠道士傅梅岩

瑶馆玲珑结绮窗,星姝曾此遇仙郎。

红尘失脚烟霞远,青简留心岁月长。

墨渍春云池水黑,朱凝秋茧露华香。

金华不远人间路,说与休文恐断肠。

(0)

题煮诗轩·其一

高人心不负幽期,小结华轩要煮诗。

梦熟池塘春晚后,酒醒窗户月来时。

大羹不和杯中味,独茧长缫瓮里丝。

谁谓灞桥吟更苦,蹇驴风雪夜归迟。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