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灯人静不成眠,亲听王褒颂得贤。
圣代文章真盛矣,少时情兴转翻然。
麟凰遍薮元多瑞,奎壁分宫亦并躔。
南省东堂嘉话里,几人同事复同年。
夜灯人静不成眠,亲听王褒颂得贤。
圣代文章真盛矣,少时情兴转翻然。
麟凰遍薮元多瑞,奎壁分宫亦并躔。
南省东堂嘉话里,几人同事复同年。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李东阳在癸丑年春闱考试结束后,对倪侍郎先生的赞美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文治武功的颂扬,以及对当时盛世文化的高度评价。
首句“夜灯人静不成眠”,描绘了深夜灯火通明,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他对考试结果的期待与紧张。接着“亲听王褒颂得贤”,表达了诗人亲自聆听王褒(古代著名文学家)的赞誉,认为自己得到了贤者的认可,内心充满自豪与喜悦。
“圣代文章真盛矣”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当朝文化的高度赞扬,认为这个时代的文章创作达到了极盛的状态。接下来“少时情兴转翻然”,则流露出诗人年轻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激情,与现在相比更加高涨。
“麟凰遍薮元多瑞,奎壁分宫亦并躔”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麟凰遍薮象征着人才遍布各地,奎壁分宫则比喻文官星宿的分布,都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人才辈出。同时,“并躔”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才与星宿一同闪耀,共同照亮了国家的文化天空。
最后,“南省东堂嘉话里,几人同事复同年”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朝廷的南省和东堂,这里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官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与自己一同工作、且年龄相仿的同事们才能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能够与他们共事的荣幸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就的自豪,更体现了他对时代文化繁荣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才辈出的欣喜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李东阳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盛世景象。
公学备经济文章,而莫邃于舆地;
公勋在闽杭关陇,而莫壮于戎疆;
公品齐李郭范韩,而莫肖于诸葛。
上下二百余载,几见伟人,论中兴功,除却曾湘乡、胡益阳,更谁抗手;
其出山非有荐牍,以投效结主知;
其入阁不由甲科,以奇猷协枚卜;
其乞身仍许封奏,以退食豫机宜。
寿考七十四年,叠膺殊遇,数未了事,惟此鄂罗斯、法兰西,莫副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