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采薇蕨,我亦爱斯葵。
能随朝阳倾,不为秋露萎。
烹调戒中厨,聊以燕母慈。
拔根取廉名,未愧鲁公仪。
古人采薇蕨,我亦爱斯葵。
能随朝阳倾,不为秋露萎。
烹调戒中厨,聊以燕母慈。
拔根取廉名,未愧鲁公仪。
这首诗《采葵》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描绘对“葵”这种植物的喜爱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廉洁品格的追求。
首句“古人采薇蕨,我亦爱斯葵”,诗人以“古人”采食野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葵”这一植物的喜爱之情,暗示了葵在古代就已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接着,“能随朝阳倾,不为秋露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葵花向阳而生、不畏秋霜的特点,象征着诗人对光明、坚韧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烹调戒中厨,聊以燕母慈”则体现了诗人将葵花视为家庭美食,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寓意着以慈爱之心对待家人,体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道德观念。
最后,“拔根取廉名,未愧鲁公仪”一句,借用了鲁公仪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追求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即使在物质生活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为外物所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葵花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山人不饭粳稻香,笑指白石为糇粮。
金华之石犹可食,元是旧牧初平羊。
荆榛拾归夜深煮,自言久服能轻举。
但令随处有云根,不问青天旱无雨。
我生无力耕西畴,砚田欲枯抱饥忧。
便当从君学此术,绝胜乞米监河侯。
南方有朱鸟,飞中虞人弦。
饲以金精粒,对之不下咽。
粒味岂不旨,不如南土泉。
黄冠志弗遂,碧血流溅溅。
有客感意气,恸哭西台颠。
击碎铁如意,悲响震严川。
归舟不成寐,髣髴语灯前。
嗟彼积翁罗,我非雀与鸢。
梦炎何足刺,知已殊未然。
周粟不可茹,箕畴曾未传。
生死良非苟,忠孝各自全。
谢子幽明契,聊以秘怀宣。
言罢倏不见,月明高在天。
端居苦沈郁,振策憩云林。
夕雨荡氛埃,惠风扇轻阴。
以兹景色丽,翛然生远心。
披榛寻径曲,排云眺岖嵚。
樛松宿烟霭,延萝挂襟簪。
江花送馀馥,山鸟怀好音。
仰欣天宇阔,俯视万卉森。
洗觞幽树底,长啸白云岑。
折蒙霏琼屑,濡毫动兰吟。
日夕车马散,林塘紫翠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