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王同知题夏太卿万竿烟雨图》
《为王同知题夏太卿万竿烟雨图》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

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

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以“万竿烟雨图”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

首句“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开篇即以“容台仙老”这一形象,赋予了画面中的竹子以超凡脱俗之感,仿佛是历经岁月洗礼的仙人所描绘的景象。这里的“岁寒姿”不仅指出了竹子在严冬中依然挺拔的姿态,也暗喻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坚守的高洁品格。“惯写潇湘玉万枝”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繁茂与纯净之美,如同潇湘之水边生长的玉质竹林,给人以清雅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与水、雨的互动关系。竹梢在水面投下的轻柔影子,以及远处雨中竹叶的滋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种景致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捕捉。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两句,将画面拓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黄陵庙与屈子祠,分别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相关联,增添了画面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鸟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远处的草色与祠庙相连,更加强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感。

最后,“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表达了对观画者的邀请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这幅画作蕴含的深意和价值。通过这样的诗句,作者不仅展示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传递了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共同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竿烟雨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还融入了文化的历史感和哲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到家口占喜效随园体四首·其一

到得家园乐事多,痴儿娇女笑呵呵。

慌张一事争相问,可带洞庭白枇杷。

(0)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四

客意颇赞成,余怀益欣然。

乃取鼠须笔,乃伸鱼网笺。

两席十四人,一一询华年。

弧辰亦分纪,琐屑开长篇。

诗人有生日,记述累百千。

唐宋迄明清,搜采多名贤。

累累古作者,先后相辉联。

夐哉彼何人,名胡金石镌。

(0)

不寐

闺中人静已深更,何处箫声杂管声。

残月半窗清不寐,照人离恨太分明。

(0)

秋思偕陈心畬作二首·其一

慷慨寰中事,乾坤此寓生。

风泉满清听,草木变秋声。

迂拙成何用,清狂亦累名。

通才新献颂,犹喜说时清。

(0)

舟次维扬偶成三首·其二

维扬风景昔繁华,此日箫声听恐差。

只有隋堤旧杨柳,秋风数点剩栖鸦。

(0)

残红次薛春泉丈韵

连朝春雨妒嫣红,催落飞英小苑中。

流水有香怜著色,夕阳成阵恨飞蓬。

鞦韆影散裙斜曳,罗绮妆慵袖半笼。

空使杜鹃啼血尽,祇馀艳质舞回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