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四》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四》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客意颇赞成,余怀益欣然。

乃取鼠须笔,乃伸鱼网笺。

两席十四人,一一询华年。

弧辰亦分纪,琐屑开长篇。

诗人有生日,记述累百千。

唐宋迄明清,搜采多名贤。

累累古作者,先后相辉联。

夐哉彼何人,名胡金石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的公宴。祝廷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景和对诗人的敬仰之情。

首先,“客意颇赞成,余怀益欣然。”表达了宾客们对这次聚会的热烈响应,以及组织者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接着,“乃取鼠须笔,乃伸鱼网笺。”通过选取高质量的书写工具,暗示了对诗歌艺术的尊重与追求。

“两席十四人,一一询华年。”描述了宴会的规模与参与者的多样性,十四位嘉宾各具风采,年龄各异,共同分享着诗歌的盛宴。接下来,“弧辰亦分纪,琐屑开长篇。”说明了时间的安排与内容的丰富,从日出到日落,从日常琐事到宏大叙事,诗歌创作覆盖了广泛的主题。

“诗人有生日,记述累百千。”强调了对诗人生命的庆祝,以及诗歌作品的累积,体现了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从“唐宋迄明清”,时间跨度之大,涵盖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个重要时期,展现了诗人与时代紧密相连的历史脉络。

“搜采多名贤”则点明了对众多杰出诗人的推崇,他们的名字被记录下来,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最后,“累累古作者,先后相辉联。”赞美了这些古代诗人的成就,他们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跨越时空,相互辉映。

“夐哉彼何人,名胡金石镌。”表达了对那些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他们的名字将被刻在金石之上,流传千古,成为不朽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更蕴含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它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对传统价值的传承与弘扬。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用徐编修德夫韵贺其开藩旴江二首·其一

几年泉谷养灵根,一立朝班敢尽言。

锁掣玉麟辞绀殿,符分金虎坐辕门。

郡条上日新施设,民瘼微时预讨论。

勿鄙向来工珥笔,只将清净镇嚣喧。

(0)

德清宰俞居安自画渊明图

门无车马喧,径有松菊阴。

前窗面清泚,后户依嵚岑。

就使世俗工,犹足写幽深。

况今令尹贤,洞照先哲心。

出处异轨辙,丘壑同胸襟。

予知淡笔墨,良似无弦琴。

先生如明月,莹洁照古今。

形模或能写,光彩讵可临。

寥寥千古意,当向笔下寻。

人心去典午,朝柄归卯金。

岂无康济心,且赋归来吟。

天生卓荦姿,岂是甘山林。

当今急英贤,四海待商霖。

勉哉就功名,枯槁不足钦。

(0)

入道诗十九首·其三

蝇利蜗名是债缘,便须还了听于天。

欠多欠少休贪债,必待丰高又不然。

(0)

入道诗十九首·其十二

闰年为厄要先推,阳忒阴差莫妄为。

守待一阳来复后,斗加东北月沈西。

(0)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其一

北风阁雨去不下,惊沙苍茫乱昏晓。

传闻城外八九里,雹大如拳死飞鸟。

(0)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其二

藏室亡三箧,得之公最多。

露晞当晚景,川逝作前波。

惠寄舆人诵,悲传挽者歌。

竹西携手处,清泪邈山河。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