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心渔钱公》
《赠心渔钱公》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前身东海丈人流,处世真同不系舟。

欲抱钓竿思远去,每歌渔父任行休。

严陵地近常留梦,巧饵机忘不用钩。

昔日巨鳌谁得手,三山疑在越溪头。

(0)
鉴赏

这首诗以“赠心渔钱公”为题,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前身东海丈人流”,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东海龙王之子,暗示诗人内心深处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如同龙一般在大海中自由游弋。接下来,“处世真同不系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受束缚、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在世间就如同没有缆绳系着的小船,可以自由漂泊,无拘无束。

“欲抱钓竿思远去,每歌渔父任行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自由自在的向往。他想象自己手持钓竿,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渔夫生活,每当吟唱《渔父》时,便能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享受心灵的宁静。

“严陵地近常留梦,巧饵机忘不用钩”则通过引用严陵(即严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严陵曾拒绝汉光武帝的征召,选择归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严陵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像严陵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昔日巨鳌谁得手,三山疑在越溪头”两句,以神话传说中的巨鳌和蓬莱三山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仿佛在说,即便是传说中的巨鳌也难以捕捉,而那遥远的三山,或许就在越溪的尽头等待着他,象征着一种超越现实、追寻理想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醉蓬莱·记青蛇感异

记青蛇感异,后日扶颠,太平人瑞。
壮岁弹冠,有经邦高志。
晚上文墀,载严霜简,便云能交际。
紫极旋枢,金蝉映衮,乾坤开霁。
底事当时,饮江胡马,一望云旗,倒戈投贽。
此片丹心,几风声鹤唳。
烟息尘收,水明山丽,只五湖相记。
今夜华灯,火城信息,千年荣贵。

(0)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0)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

立马黄昏绕曲池,几回踏雪问南枝。
不应春到花犹未,定恐寒侵力不支。
陇上已惊传信晚,樽前只想弄妆迟。
临风不语空归去,独立无憀自咏诗。

(0)

甲午春前得雪

飞英回旋逐风飘,爽气令人意欲消。
荏苒流年春送腊,殷勤密雪暮连朝。
冬回庾岭花无数,烟暖蓝田玉有苗。
一饱自今真可望,更看南亩麦齐腰。

(0)

重登斗野亭二首

豪杰旧游处,此亭名亦俱。
凄凉谢公堰,浩荡董家湖。
陈迹成兴废,遗篇今有无。
登临何限恨,搔首独长吁。

(0)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

欲将盘昏试馀锋,故拥旗麾讫外庸。
南岘北津形胜地,前羊后杜昔贤踪。
不妨倒载同民乐,自有轻裘折虏冲。
努力功名归报国,莫思山月与林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