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杀珠娘,未开已上花田渡。鬓边分取。
灯作玲珑去。人气添香,香在光多处。天休曙。
熟花方吐。朵朵成烟雾。
忙杀珠娘,未开已上花田渡。鬓边分取。
灯作玲珑去。人气添香,香在光多处。天休曙。
熟花方吐。朵朵成烟雾。
这首《点绛唇·素馨花灯》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馨花灯的美丽景象。
首先,“忙杀珠娘,未开已上花田渡。” 珠娘,此处指代的是精心制作的花灯,形象地描绘出花灯还未完全绽放,就已经被人们急切地送上花田渡口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花灯的喜爱与期待。
接着,“鬓边分取。灯作玲珑去。” 这句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灯比作从女子鬓边取下的玲珑剔透的珠宝,生动地展现了花灯精致、华美的特点。
“人气添香,香在光多处。” 通过“人气”与“香”的相互作用,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充满香气的氛围,同时强调了灯光与香气相得益彰的效果,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独特的魅力。
最后,“天休曙。熟花方吐。朵朵成烟雾。” 这句话描绘了天色将明未明之际,花朵开始绽放,花瓣如同烟雾般轻盈飘散的景象。这里的“熟花方吐”既是对花朵开放状态的描述,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素馨花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之情。
帘卷疏棂,楼平危堞,几回笋玉凭阑。
觅花呼酒,更共理哀弹。
暖日柔风好景,行云绕、莺燕翩翻。
谁知道,冶游重到,已赋解连环。
乘云,行处去,花深隔院,应恨春闲。
但紫骝嘶度,时望重关。
长恨江楼柳老,女郎腰、又负眠三。
东城路,一回一感,愁见月儿弯。
玉勒丝鞭,彩旗红索,总向愁中休了。
偏怜景媚,为甚愁浓,都为雨多晴少。
桃杏开到梨花,红印香印,绿平幽沼。
也无饶、红药殿春,更作薄寒清峭。
尘梦里、暗换年华,东风能几,又把一番春老。
莺花过眼,蚕麦当头,朝日浓阴笼晓。
休恨烟林杜鹃,只恨啼鸠,呼云声杳。
到如今,暖霭烘晴,满地绿阴芳草。
甚平生、风流谢客,刀头梦送酸楚。
不堪又得花间曲,猛忆云英霜杵。闲情赋。
谁催就月明,云鬓犀梳吐。才情几许。
待遗策重来,吹箫一弄,鸾凤共轻举。留春住。
买得绿波南浦。黄金□散如土。蔷薇洞口三生路。
无奈春光顿阻。新□绪。也待见东邻,花艳墙低处。
东风看取。便娇送飞梭,半携编贝,笑咏尚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