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依山便托栖,百年心事老茆茨。
恰如彭泽归来后,柳色遮门菊绕篱。
傍水依山便托栖,百年心事老茆茨。
恰如彭泽归来后,柳色遮门菊绕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水之间建造小屋,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傍水依山便托栖",写出了隐士选择环境的自然与和谐,山清水秀,是理想的栖息之地。"百年心事老茆茨",表达了隐士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长久坚持和内心的满足,即使岁月流逝,茅屋依旧是他心灵的归宿。
接下来的两句"恰如彭泽归来后,柳色遮门菊绕篱",运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辞官归隐的典故,将隐士的生活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相比较,暗示了隐士追求的是一种与陶渊明相似的自由、宁静的生活方式。"柳色遮门"和"菊绕篱"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必泛酒登华堂。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无著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鍊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