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巳六日洞中作是时春已踰旬梅萼未吐》
《丁巳六日洞中作是时春已踰旬梅萼未吐》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田十载自开荒,每觉春来涧水长。

简出不缘堪却老,忘饥真可代休粮。

窗前听鸟知林静,洞里烹茶爱草香。

何事梅花开独晚,似留孤洁对群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洞中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联“山田十载自开荒,每觉春来涧水长”,以时间的跨度和自然的变化,展现了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山田历经十年的辛勤开垦,终于迎来了春天的生机。涧水在春日的滋养下,似乎也显得更加悠长,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颔联“简出不缘堪却老,忘饥真可代休粮”,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他选择简朴的生活,并非为了延缓衰老,而是因为内心满足,无需外物的供养。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欲则刚”,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

颈联“窗前听鸟知林静,洞里烹茶爱草香”,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窗外,鸟鸣声声,透露出森林的宁静;洞内,煮茶的香气弥漫,草木之味沁人心脾。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净化了心灵。

尾联“何事梅花开独晚,似留孤洁对群芳”,以梅花的迟开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独特美的欣赏与赞美。梅花虽迟开,却以其孤高纯洁的姿态,独立于百花之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格独立、精神高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客邸晚怀·其二

百粤山河霸气凉,干戈初定客还乡。

愁心似海犹添水,短鬓惊秋早欲霜。

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豪情倜傥销难得,又听城笳送夕阳。

(0)

送颂臣之台湾·其一

涕泪看离棹,河山息战尘。

故乡成异域,归客作行人。

鲲海三更梦,鸥天万里春。

分明来路近,未信遽迷津。

(0)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四

谯楼旧筑郁嵯峨,望远犹堪托啸歌。

一角孤城山影里,趁墟人散夕阳多。

(0)

镇平城北近校场半里许有奇石离立山谷间,邑人所名为石伯公者也,予援南宫故事,字之曰石丈,并缀以诗·其二

杨柳春旗马射还,搜奇人坐藓痕斑。

韩陵一片愁相语,萧瑟江南庾子山。

(0)

画蟹·其一

锦石堆沙破簖凉,芦花几笔澹秋光。

画屏坐对江南景,欲发樽前吏部狂。

(0)

古镜·其一

何年大冶鍊元精,敲日玻璃讶有声。

多寿固应能久视,不亏总为善持盈。

照人肝胆无今古,与世浮沉几晦明。

此是千秋真宝鉴,玉台儿女漫牵情。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