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荧桃李花,薄命寄君掌。
河水虽东流,河鱼自西上。
荧荧桃李花,薄命寄君掌。
河水虽东流,河鱼自西上。
这首诗以"荧荧桃李花"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和李花在夜晚微光中的娇艳,但又暗示了它们命运的脆弱和短暂,因为"薄命寄君掌",意味着它们只能短暂地依附于人的手掌,难以长久。接下来的"河水虽东流,河鱼自西上",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河水向东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而河鱼逆流而上,似乎在寻找某种执着或希望,然而终究是逆势而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桃李花和河鱼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屈大均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亡国之痛,这首《子夜歌》也不例外,体现了这一特色。
诸公辩壮悬河口,唾落纷纷珠百斗。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
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明光侯印悬天上,下有死夫缘重赏。
书生懦志安足惊,饥死索米长安城。
献君赐帛等优笑,覆酱未知传纸荣。
泮宫先生诚国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杂吟未减听匏竹,能使穷愁发孤喜。
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十指劳君千万弹。
平生不遇感知己,过此身外谁能攀。
它年常侍幸见访,不因豆落悲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