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十月六,是为立冬日。
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
醉卧二更醒,起视天宇黑。
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
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
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
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
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鼓鼜。
今年未有霜,贫民或絺绤。
忽念十日前,霰雪已坌集。
痢疟死者夥,咎徵复不一。
所喜浙田登,百姓不忧食。
己亥十月六,是为立冬日。
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
醉卧二更醒,起视天宇黑。
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
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
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
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
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鼓鼜。
今年未有霜,贫民或絺绤。
忽念十日前,霰雪已坌集。
痢疟死者夥,咎徵复不一。
所喜浙田登,百姓不忧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图画。诗人通过对时间的详细描述,展现了从夜晚到清晨的天气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农事关怀。
"己亥十月六,是为立冬日。"这句点明了时间,是立冬之日,这在中国传统节气中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这里描绘了一种温暖的晴朗天气,使得诗人有了饮酒作乐的悠闲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夜晚至凌晨大风突起,以及风力之强烈,可以吹倒房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诗人在五更时分登上楼台,看到清晨的星空被云层扫荡而出,这里通过对北斗星辰位置的观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随后几句则转折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特别是农事活动和民间疾苦。"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鼓鼜。今年未有霜,贫民或絺绤。"
最后,诗人回忆了十日前的大雪,并对当前的社会状况进行反思,特别是疾病流行的情况,以及幸亏当下的丰收带来的安稳。"忽念十日前,霰雪已坌集。痢疟死者夥,咎徵复不一。所喜浙田登,百姓不忧食。"
这首诗通过对立冬时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疏帘如雾隐窗纱,虹影青红雨脚斜。
坐久清风起何处,一盆昌歜映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