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平反久,无冤定有谣。
年随芳草换,山间白云遥。
花色留潘县,莺声忆汉朝。
莫因辞赋苦,宋玉鬓先凋。
三辅平反久,无冤定有谣。
年随芳草换,山间白云遥。
花色留潘县,莺声忆汉朝。
莫因辞赋苦,宋玉鬓先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寄宋大理》。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宋大理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
首句“三辅平反久”,点出友人宋大理在处理案件时公正无私,长久以来赢得了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接着,“无冤定有谣”一句,表达了百姓对宋大理的衷心感激,认为他能为民众伸张正义,消除冤屈。
“年随芳草换,山间白云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更迭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不易。芳草更替,白云飘渺,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友情的珍贵。
“花色留潘县,莺声忆汉朝”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花色仿佛停留在潘县,莺声似乎回响在汉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莫因辞赋苦,宋玉鬓先凋”一句,借用了宋玉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横溢却可能因辛劳而早衰的担忧与关切。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重身体,不要因为创作的艰辛而过早衰老。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生活的关心与祝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