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毛纤细荫青松,会见成仙与化龙。
孤屿两峰多臭味,一茎九节异香茸。
羡师得句侵澄观,顾我谈经愧叔重。
明日还家带沧海,园林小小可能容。
涧毛纤细荫青松,会见成仙与化龙。
孤屿两峰多臭味,一茎九节异香茸。
羡师得句侵澄观,顾我谈经愧叔重。
明日还家带沧海,园林小小可能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首联“涧毛纤细荫青松,会见成仙与化龙”以“涧毛”和“青松”为切入点,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也暗含了对超凡脱俗、成仙化龙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颔联“孤屿两峰多臭味,一茎九节异香茸”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通过“孤屿”、“两峰”、“一茎九节”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旺盛。这里的“臭味”并非贬义,而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颈联“羡师得句侵澄观,顾我谈经愧叔重”则转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人羡慕朋友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同时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谈论经典时感到羞愧,暗示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尾联“明日还家带沧海,园林小小可能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向往。他想象着带着大海的广阔回到家中,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园林,也能容纳下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知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家藏五世书,不减王铜川。
仕宦虽陆沈,文章则蝉联。
女归逢其良,辞来亦粲然。
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
生朝远寿我,细字书满笺。
手追满澳诗,句法两汉前。
念昔昌黎公,尝赋猛虎篇。
南纪通古学,已难与并传。
况堕牛李中,百代莫洗湔。
开尊笑谓妇,举酒属青天。
愈也殆我愧,庶几太史迁。
更看敞夫人,叅语东厢边。
旧闻蜀酒浓,今乃举此觞。
可怜如甘言,难置烈士肠。
近者营糟丘,始传柱下方。
青菽为曲糵,碧蓼有微芳。
调和火齐得,泉洁器甚良。
酿成酌樽中,盎盎流琼浆。
味胜松醪春,色作竹露光。
知君却奇温,苫冷卧欲僵。
五十不致毁,无彻桂与姜。
强起为我饮,季冬天雨霜。
甘泉洗心情,好风吹面凉。
循池步涟漪,澹然波不扬。
怀君佳弟兄,元方与季方。
正兹阻会集,恍若限渺茫。
顾欲烦飞廉,为子飘羽觞。
翔空浮何汉,上略参井光。
因思从之去,手攀蟾窟香。
结以飞霜佩,衣以袍赤霜。
俯问夜何其,未及庭燎央。
自笑乃默存,蘧蘧真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