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一》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

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

素书在黄石,岂敢辞跪履。

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0)
注释
郑君: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
元翁:可能是一位尊长或导师。
亲指:亲自指导或指定。
奇文:罕见或独特的文章。
未出生死:生死之事未曾详细描述。
生:生命。
死:死亡。
素书:白色的书卷,可能象征着珍贵的知识。
黄石:可能是一个地点或者隐喻,暗示知识的隐藏之处。
跪履:跪拜以示尊重的行为。
万法:万事万物的方法或法则。
等:同样。
成坏:成败。
金丹:道教术语,指修炼得来的神秘物质。
差可恃:勉强可以依靠。
翻译
郑君原本多才多艺,这是元翁亲自指点的。
他拥有奇特的二百篇文章,生死之事却未曾提及。
那本白色的书卷藏在黄石中,我怎敢推辞去履行敬意。
世间万物皆有成有败,唯有金丹或许可以依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郑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古籍《山海经》的赞美。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郑君故多方”两句,表明郑君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被元翁所赏识,元翁可能是当时的文学大家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奇文二百篇"指的是《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和地理描述,这里被誉为“奇文”,显示了诗人对这部古籍的高度评价。

"素书在黄石"一句,意指这些奇文珍贵如同黄金一般,珍藏于石刻之中。"岂敢辞跪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视,不敢有丝毫怠慢。

最后两句“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则是对道家修炼思想的一种比喻,意味着世间万物皆有成败,但只有像《山海经》这般的文化瑰宝才堪称为珍贵和可靠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崇。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佘烈女祠联

亦有褚渊生,弱质自成松柏劲;

终从汪踦死,义心常并芷兰芬。

(0)

集句联

经行东坡眠食地;会访拾遗花柳村。

(0)

集句联

天下苍生待霖雨;此间风物属诗人。

(0)

挽骆秉章联

白发不能容,一柱西倾寰宇惨;

苍生安所托,大江东去海天愁。

(0)

巴园联

花节过丁香,喜我至刚逢谷雨;

名园依丙舍,愿君家看到仍云。

(0)

挽张百熙联

百年感辛有,草茅恤纬效愚忠,谁实为之,欲凭大力挽回,不料寄书无暇答;

四海一子由,风雨对床闻旧约,而今已矣,知否元昆卧病,犹盼归帆何太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