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城外白沙湍,冲雾船头试水竿。
林麓有花堪吏隐,山前无句果儒酸。
愁心自折民恫尽,尘迹都交鹭影单。
偶向渔翁访风土,迩来人事更摧残。
夷陵城外白沙湍,冲雾船头试水竿。
林麓有花堪吏隐,山前无句果儒酸。
愁心自折民恫尽,尘迹都交鹭影单。
偶向渔翁访风土,迩来人事更摧残。
这首诗描绘了夷陵城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交织的场景。首联“夷陵城外白沙湍,冲雾船头试水竿”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时分,雾气弥漫的江边,船只在白沙滩上轻轻摇曳,船夫在雾中试竿捕鱼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林麓有花堪吏隐,山前无句果儒酸”则转向对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士生活状态的感慨。这里“林麓有花”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吏隐”则是指官员选择远离官场,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山前无句”可能暗含对文人创作灵感枯竭的无奈,“儒酸”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形容文人过于书卷气或过于拘泥于形式而不接地气。
颈联“愁心自折民恫尽,尘迹都交鹭影单”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这里的“愁心”不仅指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民恫尽”可能是指百姓的痛苦已经到了极限,“尘迹都交鹭影单”则通过鹭鸟的孤独身影,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冷漠和人情的淡薄。
尾联“偶向渔翁访风土,迩来人事更摧残”收束全诗,诗人偶然间向渔翁询问当地风俗,却发现近来的人事变迁更加令人痛心。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感慨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忧虑,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