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留飞将到于今,堕壑曾经动羽林。
腰下双龙雷焕剑,梦中三箭薛公心。
风清幕府旌旗肃,日落辕门鼓角沉。
一自承恩还镇后,肯令北骑复南侵。
天留飞将到于今,堕壑曾经动羽林。
腰下双龙雷焕剑,梦中三箭薛公心。
风清幕府旌旗肃,日落辕门鼓角沉。
一自承恩还镇后,肯令北骑复南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雷大将军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将军的勇猛与忠诚。
首联“天留飞将到于今,堕壑曾经动羽林”以“飞将”喻指雷大将军,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赞美。同时,“堕壑”、“动羽林”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史记》和《汉书》,象征着将军的英勇事迹和赫赫战功。
颔联“腰下双龙雷焕剑,梦中三箭薛公心”进一步刻画了将军的武艺高强和忠诚之心。雷焕剑是古代名剑,此处借以形容将军所佩之剑的锋利;而“梦中三箭”,则暗示将军在梦境中仍不忘报效国家,体现了其忠贞不渝的精神。
颈联“风清幕府旌旗肃,日落辕门鼓角沉”描绘了将军驻守边疆时的肃穆景象,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衬托出将军的威严和军营的庄重。
尾联“一自承恩还镇后,肯令北骑复南侵”表达了对将军在得到皇帝恩宠后,依然坚守职责,保卫国家,不让敌人侵犯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通过对雷大将军形象的塑造,赞颂了他的英勇、忠诚以及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好山如好友,怅焉风雨隔。
朝来喜新晴,还复理轻策。
苍翠森到眼,一笑获良觌。
攀萝蹑危磴,扪壁搜古迹。
有洞忽中穿,巨灵何代擘。
凛然毛发竦,天风吹不息。
虚亭纳万象,旷览浩无极。
日堕林莽间,村墟明历历。
閒云已归岫,倦鸟亦敛翼。
延伫未能去,孤吟坐成夕。
海棠开过花事微,春光婪尾如电飞。
天公意恐春寂寞,故遣洛阳花态肥。
昨日犹看苞未坼,入门差觉游人稀。
老僧走告忽惊喜,今朝吐色堪疗饥。
咄咄真有逼人意,霞光锦烂排窗扉。
便有无穷蜂与蝶,齐声喧出香霏霏。
深色一丛栽得地,属僧裁幔张重围。
臭兰连璧偕胜友,午风暄软吹春衣。
慈恩深红虽可爱,大畚舁之太不鞿。
惟当日日过竹院,春光莫放匆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