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意十六章·其十五》
《述意十六章·其十五》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祥祲错五行,乃从京氏学。

上哲持理绳,斋心避虹雹。

守菂方在苞,未须剖禽㲉。

眩目天翳深,憧然梦谁觉?

益损旋姑蕤,元声辨宫角。

(0)
鉴赏

这首诗《述意十六章(其十五)》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首句“祥祲错五行,乃从京氏学”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探讨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并借鉴了京氏易学的理论。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概念,象征着宇宙万物的构成与变化规律。京氏学则是指京房易学,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人事吉凶。

接下来的“上哲持理绳,斋心避虹雹”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通过遵循自然法则和内心清净来避免灾祸的观点。上哲指的是高明的智者,他们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理性为指导行事。斋心则意味着内心的纯净与专注,避免外界干扰,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虹雹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不测之事,而“避”字则表明了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行动来预防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态度。

“守菂方在苞,未须剖禽㲉”两句运用了植物生长的比喻,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菂指的是植物的花蕾,苞则是包裹着花蕾的保护层。这两句暗示了在事物尚未成熟之前,不应过早地干预或破坏,应给予其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眩目天翳深,憧然梦谁觉?”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深刻的内心体验。天翳深可能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未知领域,而“憧然”则表达了对这种未知的好奇与渴望。然而,“梦谁觉?”则提出了一个疑问,暗示了即使有所感知,也难以完全理解或表达出来,引人深思。

最后的“益损旋姑蕤,元声辨宫角”两句,继续以自然界的元素作为隐喻,探讨了事物发展中的平衡与和谐。姑蕤可能是指植物的生长状态,益损则意味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增长也有减少,需要适时调整。元声辨宫角则可能是在说,通过倾听自然的声音,可以分辨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找到和谐共生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以及对和谐、平衡与内在修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润之苦吟韵

诸公敏酬唱,顷刻听诗成。

夜月留寒影,春花落细英。

更须洗尘滓,莫使污晶明。

君看少陵格,篇章句句新。

(0)

感怀

浪计寻思直径归,大疏不与世情宜。

吟成白雪无人问,歌尽清风祇自知。

是否不能寻物议,穷通浑欲付天时。

轲雄已矣吾谁适,犹有尘编旧训辞。

(0)

送梁晦之

行李参差久不齐,飘蓬邂逅暂相依。

趋驰静笑营生拙,老大今知旧态非。

车马一朝君北去,江湖何日我南归。

人间物物浑虚幻,莫为分襟泪辄挥。

(0)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其三

石楠梭木照春山,颜色纷纷乱碧丹。

剩叶如云散幽冢,清阴为盖覆灵坛。

沾濡细雨生秋色,摇撼惊风长夜寒。

应并孤松长共老,好栽慈竹与同看。

(0)

过虎北口始闻鸡

雪馀天色更清明,野店忽闻鸡一声。

地里山川从禹画,人情风俗近燕京。

渔阳父老尚垂涕,燕颔将军谁请缨。

容覆不分南与北,方知圣德与天平。

(0)

和范学士韵·其一

大府池台能近郭,邻家花木巧当颜。

丛篁著雨初成径,巨石浮烟恰是山。

御气即能驰碧落,战文谁敢敌黄间。

乐天自得三无愠,易地何殊五不还。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