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祲错五行,乃从京氏学。
上哲持理绳,斋心避虹雹。
守菂方在苞,未须剖禽㲉。
眩目天翳深,憧然梦谁觉?
益损旋姑蕤,元声辨宫角。
祥祲错五行,乃从京氏学。
上哲持理绳,斋心避虹雹。
守菂方在苞,未须剖禽㲉。
眩目天翳深,憧然梦谁觉?
益损旋姑蕤,元声辨宫角。
这首诗《述意十六章(其十五)》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首句“祥祲错五行,乃从京氏学”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探讨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并借鉴了京氏易学的理论。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概念,象征着宇宙万物的构成与变化规律。京氏学则是指京房易学,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人事吉凶。
接下来的“上哲持理绳,斋心避虹雹”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通过遵循自然法则和内心清净来避免灾祸的观点。上哲指的是高明的智者,他们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理性为指导行事。斋心则意味着内心的纯净与专注,避免外界干扰,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虹雹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不测之事,而“避”字则表明了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行动来预防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态度。
“守菂方在苞,未须剖禽㲉”两句运用了植物生长的比喻,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菂指的是植物的花蕾,苞则是包裹着花蕾的保护层。这两句暗示了在事物尚未成熟之前,不应过早地干预或破坏,应给予其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眩目天翳深,憧然梦谁觉?”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深刻的内心体验。天翳深可能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未知领域,而“憧然”则表达了对这种未知的好奇与渴望。然而,“梦谁觉?”则提出了一个疑问,暗示了即使有所感知,也难以完全理解或表达出来,引人深思。
最后的“益损旋姑蕤,元声辨宫角”两句,继续以自然界的元素作为隐喻,探讨了事物发展中的平衡与和谐。姑蕤可能是指植物的生长状态,益损则意味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增长也有减少,需要适时调整。元声辨宫角则可能是在说,通过倾听自然的声音,可以分辨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找到和谐共生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以及对和谐、平衡与内在修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
行李参差久不齐,飘蓬邂逅暂相依。
趋驰静笑营生拙,老大今知旧态非。
车马一朝君北去,江湖何日我南归。
人间物物浑虚幻,莫为分襟泪辄挥。